影院內所有人都起立,看著那一群老兵們。

高山下的花環,對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一種象徵。

可是對於這些老兵們,對於他們這些親歷者們而言,那卻不止是象徵。

那裡埋葬著他們的戰友,最親密的戰友啊!

那裡有無數個梁三喜,有無數個靳開來,有無數個雷凱華,無數的英魂長眠!

薛凱山木了。

他用力地擦拭一下淚水。

雖然他依然不喜歡李易,但是卻也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真好!

或許薛藝斌不懂,或許周凝不懂,但是他懂。

因為他也經歷過那個時代。

他知道,這部電影意義所在。

於此同時,整個影院內一片肅穆。

有帶著孩子來的,看到那一群老兵們敬禮,他們也會舉起手來,稚嫩的他們可能還無法很深刻地理解這一切。

但是他們卻依然會稚嫩地舉起手來,敬禮,哪怕不是那麼的標準,但是卻是那麼的認真。

周劍不知道是第幾次擦拭眼淚了,可是該死的,眼淚依然還是不聽話地掉出來。

常常聽大家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此時此刻,他感觸無比深刻。

是啊,那些高山下的英魂,若是沒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又哪裡有如今的和平年代,又哪裡有如今的百姓安居樂業。

就很奇怪,以往他不是沒有看過主旋律電影。

不是沒有看過各種犧牲的英雄,不是沒有看過比這部電影更慘烈的戰爭戲。

可是卻沒有哪一次,有如此的震撼和深刻。

大概是因為,這裡面的一個個人,都是那麼的有血有肉吧。

他們每一個人都不完美。

哪怕是梁三喜,他同樣的不完美。

忠孝不能兩全,梁三喜成就了自己對祖國忠誠,對自己軍人身份的忠誠,可是他並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他甚至也不是一個好丈夫,但是這就是梁三喜,。

靳開來,他更不是什麼完美的英雄,他愛發牢騷,他直言不諱、頂撞領導,反映問題從不缺席。

這樣的兵,是刺頭兵,可是他幹了幾年一直是排長,直到臨上戰場,才被提拔為副連長,他雖然嘴上說這是一個“送死的官”,可是他卻又說:“我會在副連長的位置上死出個樣子來!”

趙蒙生,小金,雷凱華,他們也同樣的,沒有誰是完美的。

可是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真實,才能讓人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個彷彿就在身邊的人。

特別是那些老兵們,也許看到梁三喜,他們就會想到他們的老班長,老排長,老連長。

看到靳開來,他們就會想起,曾經有那麼一個總愛發牢騷,但是卻是最講義氣的傢伙。

看到趙蒙生,看到雷凱華,看到小金,看到......彷彿那一個個犧牲的戰友,又都重新活了過來一般。

電影結束了,影院內久違的掌聲響起,久久不曾停歇。

趙光明淚流滿面的同時也是倍感激動,主旋律電影,這才是他一直想看到的主旋律電影啊!

關鍵是,他發現了這部電影李易的野心。

這是一部可以說和時下的國產電影,都完全不同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