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很快地就和徐琨約了地方見面,徐琨不止是一個人來,還帶了個帶著厚厚的眼鏡框的學生。

很快地,李易覺得真的是找對人了。

因為徐琨在看完劇本之後,就調出了不少之前他幫《安史之亂》的劇組做顧問的時候,拍的一些照片。

其中最多的就是關於大唐那個時代的兵器,軍裝, 旗幟等等。

“你的這個故事,雖然是發生在公元790年,雖然比安史之亂要晚上三十年,但是很多東西卻是差不多。”徐琨說道。

李易連忙點頭。

“道具製作方面,我只能提供指導,不過, 我可以幫你問一問《安史之亂》的木導演,他們當初製作道具的公司, 應該可以幫你製作這些東西。”

“不過,我年紀大了,到時候劇組拍攝要去大漠取景,我就不行了。”徐琨苦笑著道。

李易頓時就有些急了。

“徐導,這......”

“李導你別急,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得學生,常燕明,燕明對唐史特別痴迷,可以說在這方面的研究,他的造詣不下於我。到時候,可以讓燕明跟組,不過,燕明這個人比較較真, 李導到時候多多擔待。”徐琨指了指坐在一旁一直都默不作聲的學生常燕明道。

“那就麻煩常老師了!”李易聞言自然不會不相信。

“李導,可不敢當,你, 你還是叫我燕明吧,以後......還要請你多多關照。”常燕明似乎有些不擅長和人打交道, 說話的時候,都有些磕磕碰碰的。

不過,李易卻沒有在意,只要他是的確有本事,性格什麼的,反倒是其次。

有了徐琨和常燕明的幫忙,《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就開始正式籌備起來。

首先是道具製作方面,常燕明就給李易帶來了驚喜。

常燕明為了能完美地還原當年的那些服裝和道具,特意尋找到了一些考古出土的那個時代的資料,從中找出了戲裡面的“大唐建中”時期出土文物的照片,給予道具製作作為參考。

不止如此,同時還有大唐的軍士的軍裝,軍旗,鎧甲等等。

同時還找來的大量的文獻資料研究,當年龜茲和西州兩座城池之間的地理分佈。

更是提出了不少建議,比如戲裡面的大唐商人,西州城裡面的老兵,以及年輕的唐軍,最好選用各個民族的演員,按照他的話說,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些同樣的都是由各個民族的人組成的,而在那個時代,各個民族都認為自己是大唐的子民,很多人都為大唐付出了一切。

常燕明的確痴迷唐史,李易發現和他聊天的時候,他總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半天來。

雖然常燕明不是專業做影視的,但是他的知識,他的較真,雖然讓劇組的籌備進度慢了不少,可是卻各方面都是精益求精。

大概是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常燕明的工作態度,卻是讓李易都汗顏,他甚至能為了某個細節,而不眠不休地去查閱相關資料。谷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