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抽絲剝繭,迷霧撥開(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暢源是周老夫人的心頭肉,宜華又是周太后的親生骨肉,如果是周暢源和宜華之間兩小無猜了,只要他們去找了周老夫人和周太后其中任何一方,不出意外的話都能促成這門婚事,親上加親。雖然當時宜華的年紀相對還小,可週暢源早到了可以議親的年紀了,真不該耽誤到南梁方面起了變故。
“也許當時大家都覺得來日方長吧,沒曾想卻被南梁方面打了個措手不及。”武曇心不在焉的找了個理由,然後乾脆轉身面對蕭樾,雙臂搭在他肩膀上坐穩了:“三年前周暢茵設計構陷我大哥的那件事我記得當時被判做主犯的婆子你曾告訴我那正是你這位二表兄的乳母?”
為什麼在周暢源的名字蹦出來的時候蕭樾會立刻有所聯想,這並不是只憑直覺的,因為只要代入了這個人的存在,這數年之間所遺留下來的很多問題都能順藤摸瓜找到合理的解釋了。
武曇能想到的事,蕭樾自然也能想到。
因為他這小王妃此刻臉上的表情實在是太不善良了,他唇角就不禁勾了勾,託在她後背的手掌順勢上移,揉了揉她的腦袋安撫。
武曇神色凝重的與他對視:“當時你說外祖母對你這二表兄的感情特殊,連帶著愛屋及烏,也很看重他的乳母,所以那一次她會親自把那婆子綁去衙門認罪,你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現在如果我們假設,如果這婆子根本就也是個替罪羊,這整件事就能說得通了?清楚周暢茵的性格,並且能準確的煽風點火,加以利用,除了她身邊的下人,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兄長當然也能摸得透。如果你這二表兄真的尚在人世,那麼他要從背後推波助瀾,利用自己的乳母做幫手來設計一個完美的局構陷我大哥,以他謀略手段,似乎比那件事只是一個下人婆子策劃的更有說服力吧?”
如果真如他們設想的那樣,南梁的那位阮先生就是周暢源的話,其實蕭樾遠比武曇更加迫切的想要弄清楚來龍去脈把這個人給揪出來。
因為牽扯到了周家當初陷害她大哥的事,即便已經時過境遷,武曇此時的態度也自然的帶了慍怒。
蕭樾並不勸阻她,只沉吟著問道:“你覺得是外祖母在包庇他?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是他的同謀?”
“如果真是外祖母直接參與設計的,那麼以她的身份和當時我們武、周兩家的關係,她沒必要透過周暢茵,拐彎抹角的還大老遠去外面動手,她有的是更便利的途徑來設局。比起是她老人家參與謀劃的,我反而覺得她是東窗事發之後才知情的這個揣測更靠譜,因為周暢茵被我揪出來了,周家就查到了那位二公子的乳母頭上。但是外祖母的脾氣我是知道的,就算她愛屋及烏,比較縱容你那二表兄的乳母,可她脾氣那般剛直,說一不二,如果真的是那個奴才秧子算計到周暢茵頭上,拿主子當槍使進而興風作浪的話,不管這個奴才在周家的地位如何特殊她也一定會嚴懲,這是關乎一府門風和原則底線的大事,她絕不會縱容,可當初她卻只是把人扭送衙門結案就這般溫和的將事情了斷了。並且據我所知,那婆子伏法之後,周家也半分不曾為難她的子孫家人,依著外祖母的脾氣,這不是她對待一個膽敢算計主子的奴才的態度,除非……這個奴才罪不至死,只是替另外的她更在乎的人背了黑鍋。”
當初暗算武青林的那個局,精妙的很,真不是武曇故意看不起周暢茵,而確實是以那女人的腦子,她絕對設計不出來這樣一個縝密的局,她要真有那樣運籌帷幄的手段,後面也不至於那麼容易就被自己嚇得方寸大亂,進而主動露出了破綻,毀了全盤計劃。
當年那件事因為周家的態度乾脆利索,直接送了真兇去衙門結案,很快的就按下了,武家那邊又礙於兩家多年的交情還有蕭樾和周家的關係,也不好咬住不放,便也沒再繼續深究下去。
可是——
大家都是聰明人,不僅僅是蕭樾和武曇,就是武青林和武老夫人也都明顯的意識到事情完全沒追查到根本上,只不過大家各有各的顧慮和難處,樂意裝糊塗,息事寧人罷了。
現在但凡舊事重提,就又有很多的線索和漏洞可查。
武曇目光嚴肅的面對蕭樾,頓了一下,又一語中的的道破玄機:“就是從我們兩家對薄公堂那天起,外祖母就直接斷了和我們侯府之間幾十年的交情。如果說她是為了周暢茵,那便太牽強了,畢竟就算後來周暢茵病死在內獄之中也沒聽說她有過什麼過分悲傷的表現,何況她與我祖母之間有幾十年的交情,如果只是小輩們不知輕重的作為,她也瞭解我祖母的為人,我祖母雖然也護短,但至多也只會因為周暢茵算計了我大哥而不待見她,絕對不會因為一個小輩而去遷怒多年的朋友。所以,我一直覺得外祖母斷了和我武家的交往是另有原因的。那位阮先生曾是南梁前太子梁元軒的心腹,梁元軒和我二叔武勖之間都做了什麼事,據說梁晉所言,他對那些也都一清二楚,甚至後來在得到梁元軒的信任之後他還曾多次替梁元軒擔任信使與我二叔來往過。當初我有很詳細的問過曾叔,據他交代我二叔恰是在當年那次南梁使團進京求和的時候同梁元軒勾搭成奸的,換而言之,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兩個串通一氣合謀算計的那個大計劃,才促成了皇姐遠嫁的事實,進而又有了這位阮先生背井離鄉不離不棄的追隨……你曾經跟我說,你那位二表兄驚才絕豔,天分極高,被外祖母視為國公府未來的希望,可是因為我二叔當初的作為,間接導致了她的希望破滅。如果那位阮先生和你這位二表兄真的是同一個人的話,那這一切就恰恰可以解釋了。外祖母真正對我們武家存了芥蒂的並不是因為周暢茵的所作所為,而是她將我們武家視為毀了她周家最出色的一個子弟的仇敵和元兇了。因為有人把當年我二叔的作所作為告訴了她,她覺得是我們武家毀了周氏一門重新振興的希望,也是我們逼得她最疼愛的孫兒與她骨肉分離。在親情和整個家族的利益面前,一個朋友的分量就實在不足一提了。”
這幾十年裡,周氏一門逐漸沒落,若不是因為宮裡還有一個周太后在,現在他們在這京城裡早就成了空有爵位在身的破落戶一樣的人家了。
而曾經,他們是有希望在周暢源的帶領下重新走向輝煌的。
周老夫人的目光並不短淺,她也是個有脾氣和有格局的人,如果事情真的如現在推論的這般,武曇是能理解她的悲憤不平和遷怒的。
雖然周老夫是蕭樾的外祖母,定國公府那一家子又是他的血親,武曇也依然坦然對他道出自己心中所想,沒有半點藏私和避諱。
蕭樾背靠著座椅,態度一直很模糊,看不出怎樣的震驚,也不見過分的糾結或者憤怒,只是眸色沉沉,昭示了他此時非比尋常的心情。
他也沒有迴避,而只是怡然的與武曇對視,順著她的話茬忖道:“三年前周暢茵設計武青林事敗,龐媽媽糊弄不過外祖母去,你是覺得就是在那個時候周暢源便不得已的現身了?他對外祖母道出了你武家的隱情,並坦言了他對整個定遠侯府的恨意和態度……周暢茵的分量不足以影響到外祖母的立場,可本王這位二表兄卻實實在在是從小就被外祖母捧在手心裡的,為了替他收拾殘局和善後,保他從那場亂局裡脫身,別說是犧牲掉一個周暢茵和奶媽子了,或者拿她自己的命去填,她也會義無反顧。”
當初京城裡武青林和周家那場紛爭發生時蕭樾已經身處海域了,但京城裡但凡和武曇有關的事,事無鉅細都有人會稟給他知道,所以今天在燕北給他的卷宗裡看到周暢源的名字之後,他也立刻就聯想到了這些。
那件事發生的時候他不在京城,全程沒有介入,但今年年初他和武曇成親的時候周老夫稱病不曾露面,他卻親自帶著武曇登門並且當面與對方懇談過一次,當時周老夫人也明顯是在迴避問題,態度和作風都與以往的坦蕩和果決截然不同。
這些事情本身就都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其實不用武曇說,他心中也一早就有了大概的定論。
武曇當面和他攤牌,倒不是為了逼他表態的,她跟了蕭樾這麼久,已經足夠了解他,他待國公府周家的人自然是比對別家更加親厚也格外寬容的,但那也僅限於是在彼此可以和平相處,對方不影響到他的利益和觸動他底線的前提下,他對周家的寬容和幫扶,就僅僅是出於血親上的道義,而並非是真的和周家那些人建立了什麼過分深厚的感情。生於皇家,他早就見慣了世態炎涼,也體會過在家族利益面前周家對他的薄涼……
他們與他井水不犯河水的時候,他可以和他們禮尚往來,維持一份客客氣氣的親戚情分,可如果今天這一切的推論真的成立,周老夫甚至是周家真的在包庇周暢源並且暗中給他捅刀子跟他作對,那這一場親戚也就自然可以做到盡頭了。
蕭樾面上的表情還帶了三分閒適,唇角微揚,眸色卻是一片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