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天網恢恢,人贓並獲(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蕭昀對胡天明道“本宮雖是太子,但也不要越權,再者事情又是和我們皇家沾上了的,按理說本宮也該避嫌,案子就還是由胡卿你來審吧,本宮旁聽就是,該怎麼審就怎麼審,不用顧慮誰也用聽誰的恐嚇,今夜本宮就只要一個真相和明白”
何師爺正好引著一群受害者家屬進來,一面叮囑“太子殿下和晟王殿下還有宮裡的賢妃娘娘都在,殿下讓你們進來聽審已經是格外的恩典,一會兒你們只管站在旁邊,不得傳喚,不可隨意插話,更不可胡亂走動,以免竟駕”
“是是是多謝大人我們懂規矩的”眾人連聲答應著,又剛好聽了蕭樾這話,忽的就相繼跪了一地,感激道“多謝殿下大義,替我們主持公道”
當初這案子的受害者,多少寒門學子,只有一個是官戶子弟,可家裡官職也不高,平時見不到皇帝,再加上朝廷給了厚賞撫卹死難者的家人,這事情只在當時鬧了一陣就消停了。
可畢竟是一件大案,死傷又都是家裡打有前途的頂樑柱,這些人心裡都是懷著恨的,眼見著有機會嚴懲真兇了,自然個個激憤,不肯放過這個機會的
一個個紅著眼睛,盯著慶陽長公主母女的眼神彷彿要吃人。
黎薰兒的嘴唇蠕動了兩下,本能的縮了縮脖子。
幾個人依次落座之後,胡天明就威嚴道“把人犯駱小兵和尤長泰帶上來。”
“是”衙役們高聲應和,片刻就有人提了兩個穿著舊衣,鬍子拉碴的男人進來。
兩人進門就跪在了地上,也不敢看上座的人,只不住的磕頭告饒“大人,小民知錯了,求大人開恩饒命啊”
胡天明道“將你二人方才在大門口親口供述的話再仔細的說一遍來聽。”
兩個人趴在地上,互相對視一眼,是個子比較小的那個開口說道“是小民二人本就是流落這胤京街頭的混混,會一點木匠和泥瓦匠的手藝,平日裡一直混跡街頭,遇上有主顧了,就做工混口飯吃,沒得活計做時就也就也偷摸拐騙一點來餬口,後來因為在下面的四嶺鎮上偷盜的時候打傷了人,在鎮上的衙門關了小半年,今年年初剛放出來,就又回了胤京來討生活。前面四月上,有個穿著體面的小丫頭找上我們哥兒倆,許了五百兩銀子,要我們裝作木匠去朱雀樓做點活兒”
胡天明打斷二人“說具體點,是四月裡哪天的事”
那人想了下,看著有些費解,旁邊塊頭大些的漢子就急急地道“她找我們是初十前後吧,具體哪天小民記不清了,但是她交代的差事小民記得,就在四月十六,那日這屆恩科放榜,狀元和各位高中了進士的舉子老爺們遊街,小民故而記得清楚。那姑娘先給了百兩定金,讓小民二人藉著修葺傢俱的引子去了朱雀樓。”
胡天明道“她收買你們去朱雀樓具體是做什麼的”
那人的目光閃過了一下,聲音也低了下來,道“是要小民惡人趁著掌櫃和夥計不注意,卸了卸了朱雀樓二樓和三樓的兩條欄杆”
這人話剛說完,旁邊小個子的駱小兵已經驚呼叫屈起來“大人明鑑,大人冤枉啊,小民只是被人指使去卸了兩條欄杆,卻並不知道這是要謀害狀元老爺啊。那個給錢的丫頭沒說她沒說她是要害人的,小民們也是被她誆騙了,我們冤枉,冤枉啊”
胡天明面色冷沉,不動聲色,也不戳破他這些鬼話,只又進一筆問道“你方才說買兇者許給你二人的是五百兩酬金,而在你們去朱雀樓往欄杆上動手腳的時候她就只先給了百兩定金,那剩下的四百兩呢又是怎麼兌現的”
駱小兵垂下眼睛去,聲音又低了些“當天那姑娘就在朱雀樓,後來趁亂塞過來的,並且囑咐我們,拿了錢之後馬上離開京城。”
“趁亂”胡天明做了這麼多年的京兆府尹,也不是白當的,最善於捕捉關鍵證詞和不動聲色的誘供,“趁的什麼亂”
“這”駱小兵一愣,隨扈就遲疑了一下。
胡天明卻沒給他反應的機會,語氣陡然一重,又再問道“而且她說叫你們馬上離京你們就馬上離京了嗎你說你不知道那是要謀害人命,既然沒有謀害人命,只不過毀了兩條欄杆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事,你二人又為何會匆匆離京,片刻都不耽擱的”
兩個嫌犯被他問得啞口無言。
胡天明繼續道“當日事發之後,本官接到報案之後就馬上命人往各處城門都設了關卡,一個時辰之後,通緝你二人的畫像和海捕文書已經張貼滿了大街小巷,你們但凡有半點猶豫,都早就落入法網了。既然沒犯什麼大罪,又為什麼逃脫的那般迅速”
“我們我們”那駱小兵還想要狡辯。
胡天明已經眼神一厲,怒斥道“當日本官勘察現場,二樓的雅間裡坐著的只是女眷,那欄杆是被倚靠之後自然墜落,但是三樓的欄杆,分明是卸了釘子和卡槽之後又用繩索固定,是有人盯著狀元過街的時機用利刃將繩索割,推下了橫欄去造成的事故。當時朱雀樓的掌櫃夥計都可為證,狀元跨馬遊街之時,那兩個木匠都還在他那樓上看熱鬧,你敢當著本官的面問心無愧的說一句,割斷繩索蓄意謀殺的直接兇手不是你二人麼”
“不是”駱小兵矢口否認,府邸磕起頭來,居然玩起了耍無賴的招數“就算草民當時是貪圖熱鬧在那朱雀樓多留了片刻,可誰能證明就是小民二人割斷的繩索,製造出的血案”
這種刁民,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
這種人胡天明見的多了,根本不往心裡去,說話間守在院子門口的捕頭剛好出去了回來,和他交換了一下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