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合上千里鏡,肅然喝道:「傳令,全軍隱匿旗幟,拿出羊皮睡袋,披在身上遮蔽鎧甲……」

「另,前鋒劉季五百部,領一千輔軍,繞過羌人亂軍與追擊之敵,封堵赤巖峽谷谷口……」

「另,中軍、後軍,剩餘輔軍,列騎兵對沖之陣,備戰迎敵……」

「喏~!」

三名親衛朗聲應喝,持令旗縱馬出中軍,往前軍傳令。

咚——

咚咚——

咚咚咚——

清脆而有節奏的催陣鼓,再次敲響。

一通鼓畢,劉季率領本部五百餘騎,以及一千輔軍輕騎,馬蹄隆隆疾馳而出,繞向赤巖峽谷谷口。

而在他們身後,中軍和後軍已經列好陣勢,火箭彈、弩車、沒良心炮,已在陣前蓄勢待發!

……

三千西域聯軍騎兵,追擊著羌人出了赤巖峽谷,兩方自然也都發現了,數里外極其扎眼的秦軍戰陣。

以及劉季那想要繞後的一千五百騎兵。

不過,秦墨讓全軍隱匿旗幟,用羊皮睡袋遮蔽鎧甲的軍令,起到了很好的迷惑作用。

狼狽逃竄的羌人,只以為是那一部姍姍來遲,此時卻是成了援軍,無不大喜過望,或拼命打馬,或丟了兵器,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在雪地上疾行,向秦軍逃來。

而三千西域聯軍騎兵,大抵也是這般認為,追擊的馬速稍稍放緩,似乎在猶豫還要不要追擊。

片刻後,西域聯軍騎兵,卻又再次提速,揮舞兵刃發出懾人吼叫,驅趕著逃命的羌人,向秦軍席捲而來。

兩萬餘羌人都被他們打崩了,再多兩三千羌人又算甚麼呢?

招打不誤!

無非是多抓一些俘虜而已!

至於,劉季率領繞後的一千五百騎兵,西域聯軍騎兵則分出大概五六百騎,斜向裡前去截擊。

這應對倒也有條不紊,善戰老卒氣質盡顯!

譁稜——

秦墨遠遠看到卻是笑了,探手摘下得勝鉤的大戟,喝道:「五百輔軍出陣,分成什伍,引導潰兵自軍陣兩側而逃,敢進軍陣正前方三里之內,與敵軍同論!」

軍令傳達下去,大陣中剩餘的五百羌人輔軍,立即策馬疾馳出陣,而後分成一個個什隊或伍隊,迎向潰逃而來的兩萬羌人,待離得近了便大聲呼喝。

「河西國主有令,自兩側軍陣而逃,敢有衝進軍陣正前方三里之地者,與敵軍同論殺之……」

「秦國大將軍有令,都向軍陣兩側逃離,正面逃向軍陣三里之內,與敵軍同論……」

「大秦宰相有令,逃往軍陣兩側,不得逃向軍陣正前方,都隨我來……」

也怪秦墨的名頭太多,輔兵如今都已知曉秦墨的身份,他們未經整訓,也不知道在軍中,一律以軍職稱之的規矩,所以傳達命令時的字首名頭,也是五花八門,自家覺得那個名頭威風,便用那個名頭。

但這也有一個好處,不懂其中門道的聽見了,恐怕還以為整個大秦朝廷的頂尖文臣武將,都來救援他們羌人了……

一聲聲呼喝響徹雪原,逃命中的羌人潰兵,聽到那一個個唬人的名頭,心中慌亂頓時為之大減。

好哇,怪不得列陣不逃呢,原來是秦軍假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