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也不知秦相又琢磨出了甚麼邪招!(第1/4頁)
章節報錯
夏無且的預算報告,得到秦墨批准之後,錢糧也隨之到位,嬴政亦是大開綠燈批下宅田,讓醫館建設工作,迅速得以展開。
至少,在關中、在咸陽,醫館建設是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展開。
人們一覺醒來,便發現咸陽城內外,多了一處處大工地,或是平地築基,或是舊宅改造,無數工匠忙碌其中。
另有小吏在工地前,敲鑼打鼓招募工匠,賣力氣的小工一月五百錢打底,包吃還包住,而會手藝的匠人,則一月八百錢起步,同樣包吃包住。
早已完成秋糧播種的關中百姓,對這等賺外快的好活計,自是踴躍至極。
甚至,許多在民辦工坊做事的百姓,得知始皇帝陛下要建設醫館,造福天下軍民百姓,立即紛紛辭了工,轉而到醫館工地做事。
嬴政苦心經營的民間聲望,便在這無形中得以體現!
不過,相比踴躍應募做工的百姓,最吸引好事者目光的,卻是工地前高高聳立的厚重花崗岩石碑。
醫館八字還沒建成一撇,甚至可以說那一撇都還沒落筆呢,卻先搞出一尊這般顯眼的石碑,多少是有點面子工程的嫌疑,很不符合這先秦時代務實之風。
有匠人用硃砂染料,在石碑上描繪出字跡,方便後續鐫刻碑文。
好事者們看清那些字跡之後,心中的腹誹頓時便煙消雲散了……這碑,確實該早早立起,贊義者之美名,為後世之榜樣!
“這偌大一座醫館,居然是那巴寡婦清捐建的,真乃義商也~!”
“誰說不是呢,怪不得那巴寡婦清,能得始皇帝陛下敬重,賜節義表彰。”
“此等義商,便活該富貴不絕,子孫繁盛……”
好事者們圍看著石碑上的硃砂字跡,讚美之聲不絕於耳。
而隨著匠人將最後幾個字描繪出來,好事者們的讚美,卻變成了豔羨,乃至是嫉妒。
【大秦始皇帝政親撰】
【大秦皇后羋氏親題】
這兩句話很好理解,意思就是碑文內容的編撰者,也就是為巴寡婦清做傳者,乃始皇帝嬴政本人。
然後,由羋皇后謄抄整理,也將已羋皇后的字跡,鐫刻與石碑之上。
這等殊榮,簡直也是沒誰了!
這碑文,死後也可以直接用在墳頭了!
這巴寡婦清的身後之名,也必然流芳百世,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捐建這般一座醫館,需要多少錢糧?”
有那商賈打扮的好事者,忍不住找上負責管理工地的官吏,難掩熱切的詢問道。
官吏大抵能猜到這人的心思,便伸出三根手指,嘿然道:“三十萬錢。”
那商賈微微挑眉,繼續問道:“可得帝后做傳否?”
官吏點頭:“三十萬錢捐一座甲類大醫館,可得帝后做傳,十萬錢捐一座乙類中等醫館,可得皇后做傳,一兩萬錢捐一座丙類小醫館,可得太子做傳。”
商賈再次挑眉,好傢伙這都明碼標價了,朝廷果然夠務實的,屬實是……正合我意啊!
“何處可捐?”
“內城,太醫署衙門。”
“多謝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