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大秦自家人,敢動不敢動?(第4/4頁)
章節報錯
極具觀賞的方陣行進,威力恐怖的火器展示。
無不讓天下各郡百姓為之嘖嘖稱奇,戍卒將士儼然成了百姓們眼中‘狂拽酷炫叼炸天’的代名詞!
另外,嬴政很無良,他將諸國武士參與關中閱兵時的拉胯表現,詳細書成詔令,傳諭給各郡戍卒。讓他們在閱兵之後,在舉行大比武之後,當成娛樂節目講給觀禮百姓們聽。
這真的很無良,堂堂大秦始皇帝,拿別國使團的糗事開涮!
但,這也真的能凝聚民心!
西方諸國的使臣,在故事中是反派,是一門心思壓大秦一頭的蠻橫之輩。
所以當百姓們聽到,諸國使臣派出最精銳雄壯的武士,居心叵測參與閱兵儀式時,便不可避免的產生同仇敵愾之心。
我華夏兒郎,怎可被狗夷奴壓一頭?
所以當百姓們聽到,諸國使臣信心滿滿卻慘遭打臉,所謂的精銳雄壯武士,在閱兵場上宛如大爺散步般,被大秦閱兵方陣碾壓時,便不可避免的產生暢快認同感。
我華夏兒郎,終究不是狗夷奴可比!
各郡戍卒閱兵結束後,還有一個大任務,各郡交叉招募新卒,替換出身關中的老卒。
這個交叉,其實就是異地募兵,如同官吏需要異地任職一樣。
大秦以往的戍卒,分成兩種。
一種是邊塞戍卒,人員來自五湖四海九州各地。
但如今,已然裁撤的差不多,保留的精銳,轉為邊塞各郡的鎮守戍卒。
大秦還有邊塞戍卒的地方,只剩百越之地,以及遼東之地……
戍卒的第二種,便是鎮守戍卒,散佈與天下各郡,少則設尉,多則設將。
前些年,出於剛剛統一防止動亂的心思,太尉府派出鎮守各郡的戍卒,百分之九十以上皆出身關中。
兩年前,秦墨上疏改革戍卒軍制,並設立宣教官制度,已經在慢慢替換出身關中的鎮守戍卒了,只是效果還並不明顯。
而今,宣教官制度已經初見成效,也該讓鎮守戍卒的大門,為六國舊地的百姓徹底敞開了,同時也終於能解放戍守多年的關中子弟。
戍卒的選拔,以往也有兩種方式。
一為朝廷從正卒中挑選優異者。
前面也說過,大秦男丁每年服更卒徭役,要接受軍事訓練,表現優異者選為正卒,一旦國戰開啟,正卒便是主力部隊。
而戍卒又是從正卒中挑選,乃優中選優,也稱銳士,平時駐守地方,戰時便是尖刀部隊!
至於另一種選拔方式……其實不是選拔,而是允許男丁自己報名參加。
不論是更卒還是正卒,都可以自己報名參加,只要身體素質良好,都能進入戍卒。
這種戍卒是朝廷最喜歡的,因為他們通常更有主觀能動性,渴望殺敵渴望軍功,到了戰場上看見敵人,那是如報私仇,兇悍的讓人膽寒……
不過,這種主動報名參加的戍卒,以往是很少的,秦並六國統一後就更少了,長達一年的服役期很磨人,還沒有殺敵機會,自備一年資財也得不償失……
當然,那是以往!
如今,卻是大大的不同了,幾乎是一次服役終身免役的新制度,對每年需要服更卒徭役的大秦男丁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還能以超低的利息,貸自備三年之資財。
最主要的是,經過夏收和閱兵的渲染,大秦年輕男兒就沒有不想進戍卒走一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