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縱然趕不上婚期,賀禮卻是不能少的!(第1/5頁)
章節報錯
南郡此番勝了天,在風雨連綿的天氣下,以近乎於無的損耗,完成全郡夏糧收儲。
郡守說,全賴子民戮力同德……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忽略了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南郡戍卒。
或者說,這郡守就是想給自己臉上貼金,因為“子民戮力同德”,乃是標榜民政官之政績,標榜他這郡守的政績。
但任他如何耍弄嘴皮子,事實卻是勝於雄辯的。
百姓可不是瞎子,他們與戍卒將士並肩勞作十數日,自知若無這些關中兒郎,帶著車馬農具前來幫襯,此番南郡之夏糧,想要無損耗完成收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少不得,要減產三成以上,乃至是一半以上!
而且該說不說的,這些踏實肯幹的關中兒郎,也著實讓南郡百姓們,打心眼裡的喜歡。
最開始的牴觸與戒備心理,早不知扔到那個肥料化糞坑裡了。
黔首庶民或許不曉法禮,可卻是重義理,又怎能不知戍卒將士們,才是此番勝了天的關鍵?
又怎能眼睜睜看著幫了大忙的戍卒將士們,就這麼一聲不吭的離去?
呼啦啦
短暫的愣神之後,南郡百姓們不約而同,盡皆湧向已然列隊起行的戍卒將士。
郡守本還想再說幾句,在百姓面前多露露臉呢,畢竟官聲好了考評才能好,將來也好升任中樞。
可不等他張開嘴,百姓轉瞬全去追那些戍卒了,根本沒人想聽他窮白活,原地只留下他和一眾郡縣主官,尷尬的面面相覷。
“將軍,為何這般急著走啊?”
“兒郎們還未嘗一嘗新收的夏糧哩。”
“明日再回營,讓吾等盡一番地主之誼可好?”
衷和黑夫、驚三兄弟,領著西陽裡的百姓,拉住了都尉和副將,以及幾名宣教官的馬韁繩,一疊聲的挽留不撒手。
餘者百姓見了,皆是有樣學樣,烏泱泱圍住戍卒的行軍陣列,尋到近些日並肩勞作,已是相熟的將士們,拉住了便不撒手。
“兄為我等辛勞數日,新米釀的酒水尚未品嚐,怎可這般便離去……”
“後生娃今天說甚也不能走,我家那姑娘給你做了新鞋子,鞋底足有一指厚……”
“你們若這般走了,豈不顯得我們南郡父老無義寡恩……”
“……”
一聲聲熱情的挽留,一隻只拉拽的手掌,讓戍卒將士們寸步難行,只能將求救目光看向前頭的一眾長官。
但長官們被西陽裡的百姓拉著韁繩,感懷之餘亦是無可奈何。
看百姓這架勢,今天確實不好走啊!
方才有軍情快馬,送來了始皇帝的詔令,命南郡鎮守戍卒加緊操練,並分派人手去關中觀摩大閱兵,回來後也要學著舉行大閱兵,他們還得趕快回營準備呢……
都尉和幾名宣教官交換眼神,而幾名宣教官則又彼此交換眼神,繼而皆是點頭。
最後由都尉級宣教官,向馬前的衷和黑夫、驚三兄弟,揖手一禮開口道:“南郡父老盛情難卻,將士們若是不管不顧離去,便不免顯得不近人情,傷了我軍民和諧之情義……”
衷立即接話,嘿然道:“對,軍民和諧,將軍所言甚是。”
“所以,兒郎們今日便不回營了吧,讓我們南郡百姓招待一番,以盡地主之誼!”
話趕話,說到這份上,若再執意離去,便真傷情義了。 首發更新@
那宣教官哭笑不得,只得也不再矯情,點頭道:“既如此,那將士們今日便留下,與南郡父老同樂。”
“但,軍中有律令,酒水不可過量,女子更不可與將士們糾纏,否則便是害了他們!”
衷連連點頭表示明白,而後向百姓們呼喊道:“諸鄉梓,回家把酒肉美食取來,犒勞咱南郡戍卒。(本章未完!
第二百一十章 縱然趕不上婚期,賀禮卻是不能少的!
兒郎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