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和諸文武將百越之地的軍政體系完善後,一道移民填充百越的詔令,便走水路出百越,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發往內陸郡縣。

如同前次移民填充塞外一般,刑徒賤籍願意移民者,立赦其罪或賜入良藉。

良家百姓若願移民,皆免三年賦稅、徭役。

不論刑徒賤籍還是良家百姓,只要願來百越之地,分配的口糧田,皆比內陸多十畝。

若還有餘力開墾新田,百畝之內免賦稅三年,至於百畝之外……沒有相應的爵位,所耕田畝只能在百畝之內!

不過,自墾田在三年內,官府不會強加硬性規定,必需種植多少比例的五穀糧食或桑麻……你想種甚麼,便可以種甚麼。

那怕把自墾田全種上甘蔗、香料、果蔬等經濟作物,也由得你搞!

這是擺明車馬的以利誘之。

只要你來了,不但可以豐衣足食,更可以發家致富,就問你心不心動?

……

另外,按照秦墨當初在咸陽的倡議,除了號召內陸之民遷居填充百越外,此番參與平定百越的萬餘禁衛騎士,以及萬餘楚南步卒,多有立功得爵者,爵田也全部賞賜在百越。

這些立功將士,若願意親來百越耕種,則可將家鄉的口糧田,以及原有的爵田,也一併置換到百越之地。

若不願親來耕種,則也可自由處置,是遷徙自家子侄親族來領,還是派家臣賓客來打理,亦或租賃給當地之人,都由著自己決斷!

……

再有,平定百越期間,留守關中的左相老王綰,按照秦墨的倡議,其實發行了“國債劵”。

哪怕此番平定百越,有秦墨打下的良好基礎,戰事損耗比預想中少了數百倍,朝廷並不缺糧草甲械,可是……卻仍然發行了……

因為嬴政南下巡守,查奸除弊公審犯官劣紳,因為“徵胡儺戲”的刺激,內陸之地的民心凝聚力,如今是空前高漲。

自從嬴政在寶珠寨駐蹕,開始著手平定百越時,內陸義民便也開始了瘋狂捐贈物資。

而且如同前次征討匈奴一般,想趕來百越助戰者,更是不在少數,只是全被沿途郡縣給攔下了,也沒有官吏敢開具路引憑證,怕他們來了百越添亂……

老王綰唯恐寒了義民之心,讓地方官府攔下助戰義士後,便接受了捐贈。

尤其是原六國故地的百姓,拉攏還來不及,若將義舉全部扼殺,實屬就不妥了。

於是,宣紙印刷的國債劵,便如同流水般發了出去,只是限制了捐贈數額,一家一戶捐贈的糧草、布帛、鐵料或金錢,價值要低於百畝水田。

如此便是打算好了,平定百越之後,小面額的國債券,算個幾枚錢的利息回饋,大面額的國債券,以百越良田回饋!

……

移民工作熱火朝天展開後,嬴政和文武百官,也總算從繁重的政務中脫身,打算班師回朝了。

“陛下曾言,有後續重任託付給臣,不知是何重任?”

中軍大帳中,老王賁見嬴政難得清閒,便在諸文武退去之後,獨自一人留下,請嬴政兌現當初的承諾。

嬴政被老王賁問的一愣,沉吟片刻後才想起,當初他和秦墨、扶蘇率軍出鐵山時,留老王賁和蒙毅留守鐵山。

彼時,老王賁卻一心求戰,主動請纓為將,把他纏的沒辦法,只能用一句“後續自有重任託付”給搪塞過去。

“呃,老愛卿啊……朕命您與扶蘇聯手,水陸夾擊平滅了縛婁國和閩越國,難道還不算重任?”

嬴政遲疑問道。

王賁搖頭:“自是不算重任,有秦相打下的基礎,此番看似連滅兩國,實則不過是沾了秦相的功勞,顯不出臣的本事。”

嬴政啞然失笑,嘿然道:“功勞便是功勞,沒有誰沾誰的一說,此番回到咸陽,朕必定是要賞賜老愛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