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關中咸陽城,秦王宮大殿。

“臣廷尉李斯,參劾鎮國候秦墨,蓄養數千賓客童僕,其心恐異!”

大秦最高法執掌者李斯,高冠博帶立於殿中,朗聲向陛階之上的始皇帝稟奏。

殿內為之一靜!

旋即,兩班文武無不譁然,皆看向一位按劍立於陛階前的黑袍英武青年。

他便是秦墨!

爵封鎮國候,食邑十萬戶,兼領右丞相,掌帝國權柄。

乃是商君設立軍功爵制度以來,大秦最年輕的徹侯,發跡於卒伍,運籌於朝堂。

攻滅六國,他三日連奪十城,世人謂之華夏第一勇士。

推行郡縣,他辯服六國博士,世人謂之華夏第一智者。

恢復民生,他培育高產糧種,世人謂之華夏第一能臣。

縱觀殿中群臣,唯獨只有秦墨一人佩劍,護在始皇帝身前,足可見信重之甚!

可如此人物,卻私下蓄養數千賓客童僕,想作何?

須知,那穢亂宮闈的嫪毐,當年發動叛亂前,也是蓄養數千賓客童僕,訓練成死士……

“李廷尉,這些事情你從何處探知?”秦墨頗有些好奇問道。

他其實是穿越者來的,胸中自有一番抱負,遠不止是終結亂世那麼簡單。

更想做些影響深遠的事情,讓篳路藍縷的華夏先民少走彎路。

但現在看來,似乎被誤解了!

“鎮國候做的那些事,這咸陽城中人盡皆知,何需探查?”

李斯回懟秦墨一句,又向始皇嬴政揖手道:“皇帝若不信,可隨臣前往鎮國侯府,一看便知。”

“善!”

嬴政丹鳳眼微眯,漠然點頭。

秦墨少年從軍孑然一身,是他親手提拔起來,有時甚至當做子侄看待。

其秉性如何,嬴政也最是瞭解,不可能行那忤逆之事。

不過,多敲打總是沒錯的,免得這瓜慫將來行差踏錯,走上不歸路。

當年賜死仲父呂不韋的剜心之痛,他不想再經歷一次!

……

嬴政和兩班文武,在李斯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出了秦王宮,直奔毗鄰的鎮國侯府。

而等進入府內,嬴政也開始皺眉了!

因為府內情形,正如李斯所奏,竟蓄養大量童僕,只一處前院的演武場,便聚集不下五百童僕。

鎮國侯府佔地數百畝,規模僅次於秦王宮,其中所能蓄養的童僕,恐怕萬人不止!

演武場上的童僕們,發現嬴政這一行人後,頃刻間作了鳥獸散。

最後,僅剩一個十來歲的小傢伙,面朝牆壁搖頭晃腦,口中唸唸有詞,似乎還未發現變故!

“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