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漏洞(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要具體說嗎?”
“不用太過具體,那家密室我也玩過,開始是分散開做單線任務的吧?你就說說你們匯合之後的事就行了。”
“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我一直都沒跟她匯合,直到遊戲結束。不過當時我好像看到她和一個小哥哥在一起。”
“小哥哥?”齊翌更加警覺。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小哥哥以“吃顆糖壓壓驚”之類的方法,騙關軼吃下了鹽酸哌替啶?
於是齊翌追問:“你對他還有印象嗎?”
嶽思茗:“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記得他長得高高帥帥的,大概二十多歲吧?長什麼樣真的記不清。”
“關軼認識他嗎?”
“肯定不認識,”嶽思茗搖頭:“當時我還調侃過她呢,問她有沒有加人小哥哥的微信,她說忘記了。哦,我問了幾嘴,她說自己是在遊戲過半的時候跟那小哥哥匯合的,之後兩個人一塊做任務。”
“不認識?”
這就有點說不通了,從關軼遭受的“酷刑”來看,兇手大機率是報復性行兇,無差別作案的可能性很小。
無差別作案的發案率很低,發生的少數幾起,也是快閃式的行兇殺人,不會拐太多彎繞。而這樁案子不僅僅手段殘忍,還用上了嚴格管控的藥物,太複雜了。
除非……
是那種頗有儀式感的連環殺人,但也沒聽說此前有過類似的犯案手段,難道這是他的“首秀”?
又或者,是鄭欽浩買兇殺人?
可能性也不大,鄭欽浩的作案嫌疑其實很小,否則他自己吃的藥也該是鹽酸哌替啶,而不是鹽酸曲馬多。弄兩種嚴格管控的藥物可比弄一種難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鄭欽浩已經辭職過半年,他怎麼搞到鹽酸曲馬多的?這也是一大疑點。
把這些想法也都記在筆記本上,齊翌接著問:“能說的更具體點嗎?他們怎麼做的任務?彼此有沒有發生過什麼?”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問過,但她三言兩語就帶過了,我問她是不是對人家小哥哥有意思,她說那不是她的菜。”
回答到一半,嶽思茗警覺:“你們不會懷疑他是兇手吧?應該不至於,我看他不像壞人,而且他們之前都沒見過面,怎麼會無緣無故地害關軼呢?呃,還是說……關軼她被那個了?”
“沒有,沒有發生你想的那種事情。只是例行詢問,說難聽些,我們懷疑所有人,甚至包括你。”
“……我可以理解。”
“能再說說關軼嗎?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nm……這怎麼說呢,挺好一人,性格挺好的,挺直爽,不扭捏,有點像女漢子,在班裡的人緣也很好。你們說她被人襲擊的時候我都覺得難以置信,除非是那種事,否則誰會傷害她呢?她也沒得罪過人呀。”
“你確定她沒得罪過人?”
“呃……倒也不是,去年發生過一件事。”
她把網爆事件前因後果說了一下,看得出來她知道的資訊不少,基本和警方掌握的一致。
“除此之外呢?她還和什麼人發生過矛盾嗎?”
“沒有,她性格真的很好,脾氣也不錯,一點都不急躁,跟她當了三年舍友都基本沒見她紅過臉,僅有的幾次還是打遊戲的時候罵了隊友兩句。”
齊翌接連問了好些問題,都沒能取得突破,大多數線索都是他們已經掌握的,不由有些失望。
案子陷入了死局,唯一具有作案動機的鄭欽浩已經自殺,他的作案嫌疑極小,甚至不具備作案條件,監控表明他回賓館之後就再也沒出來過。
看來還是得從關軼偶遇的“小哥哥”著手調查,此外,藥物的來源也是關鍵。
或許還可以透過她的血藥濃度,以藥物代謝動力學回溯一下她服藥時間,如果真的是在玩密室時吃的藥,那個年輕人的嫌疑就很大了。
另外還有嶽思茗提到的那些商鋪,也要走訪調查,沿街的攝像頭監控也不能放過,篩查下是否有人尾隨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