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往昔:高考落榜那些事(1)
章節報錯
立夏先查了蕭騰填報的宜城S大的基本概況,仔細瀏覽學校的基本資訊和歷年錄取分數線,這是一所資質普通的二本院校,只有少數幾個王牌專業在國內排得上號,還有幾個資質一般的一本專業,剩下的其他專業都是二本三本以及專科批次。
蕭騰填的建築系雖然是一本專業,但立夏怎麼想都覺得他這樣填志願太虧了,畢竟他的高考總分足足超了S大建築系歷年平均錄取分數線二十多分,以他的分數明明可以選更好的院校。
立夏想都沒想就拿起手機,電話撥出去後很快就被接通,蕭騰清冽的聲音立即從電話彼端傳來,“如果我沒猜錯,你應該想問我為什麼不填更好的學校吧?”
“你怎麼知道?”立夏幾乎下意識就問,問完之後又反應過來什麼,暗戀中的少女心思總是敏感又多疑,害怕他會猜到什麼,不想讓他覺得自己過分關注他填報的院校,於是又趕緊解釋了幾句,“我閒著無聊又查了會兒院校資訊,順便查了下S大的情況。”
蕭騰並沒有過多糾結這些細節,只是靜靜地沉默了會兒,之後語氣平靜無波地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有些學校為了爭取優質生源會特地設定入學獎金,以我的高考分數填報S大的建築系,可以拿到兩萬塊錢的入學獎金。”
“我爸媽都只是普通的鄉鎮中學老師,每個月都只有那麼點兒微薄的工資,上有爺爺奶奶要花錢贍養,下有我和小玥的衣食住行和學費要支付,家裡兩個孩子同時上學需要付出昂貴的學費和伙食費,選S大能減輕父母的一些壓力,其他學校的綜合資質可能確實好,但S大的建築系其實也不賴,更何況大學階段學習主要靠自覺,聽說老師不會像中小學那樣管束,如果自己不努力自主地學習,即便考進了清華北大那些名校,畢業之後也未見得混得好——”
蕭騰說到這裡忽然笑了笑,約莫幾秒之後才繼續說,“聽說不少名校每年都有學生因為不自覺被迫留校察看或勸退,辛辛苦苦考進名校卻拿不到畢業證,你不用為我感到惋惜,學校從來都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才華和能力才是根本,在學校紮紮實實學點本事就行了。”
“你看看人家蕭騰——”別人家的孩子似乎總是比自家孩子好一千倍一萬倍,尤其是蕭騰這樣穩重懂事的男生,楊春芳沒少揪著立夏的耳朵教訓她,立夏從小到大一直不以為意,甚至常常覺得忿忿不平。
楊春芳永遠都覺得她很不聽話,而她總是把學校那些臭名昭著的問題學生拿過來反駁,既不打架逃課也不溜出學校通宵上網,每天乖乖坐在教室裡上課,該寫的作業也從來都不會落下,難道這樣還不夠乖巧懂事嗎?
可是這個盛夏的晚上,立夏第一次有了羞恥之心,人生中第一次那樣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什麼叫“懂事”和“體諒”。
高考分數出來之後幾家歡樂幾家愁,一個小村莊也就巴掌大的地方,誰家有孩子參加高考都知道,考生和家長們那段時間在路上偶遇鄰里街坊的次數忽然變多,鄉親們不動聲色地打聽考生們的成績,家裡沒孩子考試的無所謂,只是單純地誇讚或惋惜同情,但那些家裡有考生的家長們卻免不了相互攀比——
如果聽說對方孩子的分數比自家的孩子高,便神色分外勉強地夸人家孩子真不錯,不等對方問自己孩子的成績便藉口有事,然後灰溜溜地夾著尾巴快速走開,一旦聽說對方孩子成績比不上自家的,一邊得意洋洋地誇自己孩子在學校學習很認真,一邊神色同情且善解人意地說考試題目難,開始分數不高也不是你們家孩子的錯。
鄰里街坊到底不是什麼壞人,只是骨子裡免不了有些劣根性,自家過得不好就見不得別人家裡條件好,立夏家裡多年養殖雞鴨鵝和魚蝦攢了不少錢,家境在遠近的村子裡數一數二,一家人明裡暗裡沒少被人擠兌,當面贊楊春芳夫妻倆會賺錢過日子,轉身就嫌棄他們身上味道難聞,跟他們站一塊兒快被燻死了,賺了點兒臭錢有什麼好得意的,嫌棄別人的時候也不想想自己也不過是一個泥腿子。
有些孩子心理也陰暗,當著立夏的面十分羨慕她家裡有錢吃喝玩樂不愁,私底下川劇變臉似的換了副醜陋的面孔,她好幾次聽到同村的學生私底下在其他同學面前嘲笑話她一身魚腥和雞屎味兒,有些同學則不以為然地公然鄙視她“成績不好,有那麼多錢有什麼用”。
跟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蕭家人比起來,那些人兩面三刀的嘴臉越發顯得虛偽醜陋,立夏從小到大一直不樂意跟那些人打交道,本就喜歡蕭騰的她越發愛往他跟前湊,一天到晚有事沒事就往對門的家裡跑。
家裡有錢一直被人嫉妒仇視,又跟成績非常好的蕭騰住對門,成績向來不怎麼樣的立夏面臨的攻擊和鄙視顯然更強烈,楊春芳氣得跳腳卻也無可奈何,又怕孩子想不通會做出什麼傻事,縱使心裡有再多的氣也只能生生憋著。
立夏並不是真的像表現的那樣不在意自己的成績,只是努力了很多年一直沒什麼成效,後來才索性破罐子破摔,學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她真的很笨,顯然也知道自己父母很不好受,再加上有蕭騰填志願這件事做引子,她忽然不甘心就這樣讀一個普普通通的專科。
高考考得不夠好,有些學生會復讀再考,只是再來一年未見得能考得更好,如果第二次還考不好,面對的閒言碎語只怕會更難聽吧?
按照蕭騰的建議填好了志願,但立夏心裡卻一直猶豫要不要復讀,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那樣過度的壓抑。
在立夏徹底下定決心之前,她姥姥忽然生病住進了醫院,楊春芳身為女兒去醫院陪房照顧了幾天,姥姥出院之後她才回家。
立夏那幾天心事重重,無論做什麼都有些心不在焉,吃飯時一個沒注意摔了飯碗,楊春芳像受了刺激似的大發雷霆,對立夏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平時在學校不知道刻苦學習,現在傷心難過有什麼用?一點都不知道讓人省心。”
袁雲山怕立夏想不開,立即重重地咳了好幾聲,避重就輕地勸楊春芳別動氣,“好啦好啦,不就是手滑摔了只碗嘛,碗沒了再去買不就行了嗎?你犯不著這樣傷肝動火的。”
勸完了老婆,又轉頭來勸女兒,“立夏啊,你也別怪你媽發火,她向來就是這急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