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章 伏特加文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汪玉珏豎起一根指頭,衝著小夥子說,“少爺,你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伏特加吧。”
“少爺”?汪玉珏怎麼這麼稱呼這個小夥子?唐玉協和袁玉鹿很是詫異。
汪玉珏看出他們二人疑惑的表情,轉過身去,對他們倆說,“他們這裡的酒吧,管服務生都叫‘少爺’。”然後轉向小夥子,對他說,“是不是少爺?”
少爺微微一笑,“這是從南方流傳過來的。”
“那女孩叫什麼?”唐玉協問。
少爺說,“叫‘公主’。”
袁玉鹿問,“南方也有‘伏特加酒吧’?”
“有。”少爺說,“伏特加酒,自去年開始,在咱們全國各大城市建立酒吧,傳播伏特加文化。”
“講講伏特加文化。”袁玉鹿對少爺說。
少爺站站好,說:
“伏特加,不同於白酒,葡萄酒,它是獨立與這兩種酒的一種酒品。世界上八大基酒,它們分別是:金酒(琴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朗姆酒、龍舌蘭酒、Z國白酒和日本清酒。
“伏特加是沒有經過任何人工新增、調香、調味的基酒,也是世界各大調味雞尾酒的鼻祖和必用酒,因為伏特加本身沒有任何雜質和雜味,不會影響雞尾酒的口感。
“伏特加酒,原產於E羅斯,他們最初用大麥為原料,以後逐漸改用含澱粉的馬鈴薯和玉米,製造酒醪和蒸餾原酒並無特殊之處,只是過濾時將精餾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樺活性炭過濾槽中,經緩慢的過濾程式,使精餾液與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觸而淨化,將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類、酸類、醛類、酯類及其它微量元素除去,便得到非常純淨的伏特加。
“所以,伏特加用的酒杯,是用這種透明度很高的水晶酒杯。”
少爺說著,從下邊拿出三個帶底託廣口酒杯,放在吧檯上他們三人各自的面前。
這種酒杯有七公分高,但底部足有兩公分厚,透出一種水滴狀。吧檯上邊有裝飾燈,變換藍綠紅紫不同色彩,折射到酒杯底部“水滴”中,“水滴”也跟著變換著色彩,使“水滴”,一會兒變成悲慼的淚,一會兒又變成激憤的血、冰冷的融冰和泛著靈氣的珠寶。
少爺不急於倒酒,而是接著說:
“E羅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幾乎沒有其它香味,其名品有:吉寶伏特加、波士伏特加、蘇聯紅牌、蘇聯綠牌、檸檬那亞、斯大卡、野牛草伏特加、E國卡亞、哥麗爾卡、斯丹達、艾達龍、金牌。
“後來,首先傳入東歐,由東歐傳入世界各地。
“值得特別介紹的是波蘭伏特加。他們的釀造工藝與E羅斯相似,區別只是波蘭人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實等調香原料,所以波蘭伏特加比E羅斯伏特加酒體豐富,更富韻味,名品有:勁牛、維波羅瓦紅牌38°、維波羅瓦蘭牌45°、朱波羅卡。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伏特加除E羅斯與波蘭外,其它較著名的生產伏特加的國家和地區還有:Y國,名品有哥薩克、夫拉地法特、皇室伏特加、西爾弗拉多;M國,有寶獅伏特加、沙莫瓦、菲士曼伏特加;FL,有FL地亞;F國,有卡林斯卡亞、弗勞斯卡亞;J拿大,有西豪維特。”
袁玉鹿問,“我們Z國有沒有?”
少爺說:
“我們Z國也有。伏特加引入Z國最早的紀錄在1617世紀,明末清初,沙俄在亞歐大陸上不斷向東擴張,並於17世紀中期侵入了東北亞外東北地區。沙皇多次遣使來清,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關係,被迫開放的關口商品交易中就已經有了伏特加酒。
“從康熙抵制E國發動戰爭並勝利後,清朝一直使用閉關政策,伏特加對華貿易也為此中斷了100多年。直到清晚,Z國國門被侵略者開啟,伏特加再次成為不平等交易的工具,進入Z國,並且換取了大量的黃金、白銀。
“直到解放前,東北的酒館一直都很流行來自E羅斯的伏特加酒。解放後,Z國政府和蘇聯政府交往密切,紅牌伏特加和茅臺酒成為雙方互訪的禮物和宴會用酒,但是,他們離Z國老百姓都很遙遠。
“改革開放後,來自北歐和北亞的品牌伏特加酒紛紛進入Z國,然而這種低技術含量釀造的烈酒卻要付出大量的運輸費用和關稅,所以,Z國人開始引進技術,自行釀造伏特加酒,如今,Z國也已經有了世界知名的伏特加品牌AK47伏特加、快樂伏特加、曖昧伏特加等。”
唐玉協問,“你們這裡有沒有Z國的伏特加?”
少爺笑了,說,“先生,看來您真的很愛國呀,這麼長時間,頭一次有人問這個問題。”
“不是,”唐玉協說,“我也就隨便一問。”
“是這樣的,”少爺說,“您要先品嚐一下E羅斯的伏特加,瞭解了真正的伏特加之後,再來欣賞Z國的,也不遲。”
“來E羅斯的吧,頂尖的。”汪玉珏說。
少爺說,“好的。”
少爺說完,就從酒架上拿過來一個三角瓶放在吧檯上,指著俄文商標說:
“這是E羅斯的艾達龍伏特加。艾達龍的意思是‘標準具’的意思。在帝俄時代的1901年,在莫斯科建立了酒廠,是E羅斯歷史上第一家由國家成立的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