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張著口還要說什麼,在天下人共識中,天子龍種和正常人自然是不一樣的。

“就算天質好,也得勤學不輟。”

李乾搖搖頭打斷了她的話:“自古以來從未有未學而成才者。”

“那天朕同那些文官們說的話不過是一時之下的氣話而已,實際上朕從沒那麼想過。”

“只有認真讀書,朕才不會被那些文官湖弄了。”

呂雉嬌美的臉上神情有些複雜,輕輕點頭:“陛下,妾身明白了。”

說著就回到了另一邊,繼續幫李乾整理起他的日程表來。

李乾則開始認真思索起文官們的事情來。

從大乾開國至今,文官集團都在不斷進化、迭代、更新。

他們逐漸變強、最佳化的同時,也在排擠武將、宦官、甚至皇帝,從這些人手中逐漸接過權力。

但由於大乾一直戰事不斷,來自邊境、西域,甚至諸侯國的戰亂頻發,而只要有戰事,武將集團就會漸漸變強,即便是文官也拿他們沒太大辦法。

而宦官和文官的鬥爭則是文官們佔上風,但宦官雖然衰落,也不會被他們徹底打敗。

最後就是皇帝了。

文官們雖然嘴上說著忠君愛國,但他們的行為卻大多都是為了限制、並且接過皇帝的權力。

所以,在他們一代代的傳承中,在一茬茬文官前仆後繼的努力下,“治國”這一行為早已被文官們變成了一件門檻極高的事。

經過科舉進入朝堂的無不是讀書人中萬里挑一的精英,有最敏捷的才思、最淵博的學識……

但皇帝則不然,透過血脈傳承的皇室雖然享有最好的教育資源,但也不能保證每一代都能跟得上文官們的腳步。

只要他們跟不上,或者說產生了疲憊厭倦心理,皇帝就不得不依賴文官們治國,甚至將此事完全委託於他們。

之前的英宗和穆宗就是這個例子。

如今李乾不想再重蹈那兩人的覆轍了,他們可以撒手擺爛,是因為當時還有一個國力富強的大乾給他們造。

但要是李乾還撒手擺爛,那現在已經爛到不能在爛的大乾絕對會給他上一堂課……或許就是以生命為代價。

雖然現在大乾朝廷、諸侯國、草原的局勢還算平靜,但以李乾現在的目光看,這種類似於高壓對峙的局面必然是不穩定的。

或許只要一個火星,就會直接炸開。

李乾要做的就是在不引發爆炸的前提下,將這個火藥桶拆開,把裡面的火藥全都倒出來,慢慢消弭其危險性。

所以他不能再擺爛,也不能再讓這這些文官們隨便湖弄了……

隨著四月來到下旬,春天漸漸來到了尾聲,夏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四月廿日,李乾的第一次日講也要開始了。

寅時六刻,李乾在宮娥的呼喚下,艱難地從睡夢中醒來。

在身側不知名后妃的溫柔侍奉下,穿好衣服、洗漱一番便出了宮。

宦官們伴著皇帝陛下的轎子起駕,一路向南行去。

“陛下。”

老太監頗為狗腿地來到轎子邊,為李乾遞上一個暖呼呼的食盒:“文華殿那邊說,侍講的文臣們快到了。”

“好。”

李乾無精打采地點點頭,掀開蓋子拿起幾個點心就囫圇地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