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說的話也在理,自從王安石被清理出官場之後,支援他的那些官員也漸漸被排斥出去。

這才是官場朝堂的常態,輸了就得給別人讓路。

但這時候起復王安石,就得面對這些人,他們是王安石下臺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最不想王安石東山再起的人。

此外,還有朝中一些持保守態度的大臣。

之前王安石在尚書僕射任上的時候,他的一些政治見解是較為激進的。

這種做法得到了一批人的認同,但同樣有些人認為他的改革太冒失了。

大乾至今已有八百年國祚,風風雨雨的也都挺過來了。

自老祖宗們開始,奉行的就是這一套,一直都沒事,為何你非要改變這傳承已久的古人智慧?顯得你能是吧?

這些人就是王安石的政敵,也是曾經讓他貶官去職的主要推手。

如今李乾想要起復王安石,必須還要面對來自這些人的阻力。

「朕知道。」

李乾擺擺手:「此事朕也有些準備,二位卿家可以幫忙說服一下朝中對此事有意見的大臣,不要讓他們太排斥半山公。」

「對於他老人家那樣的老成之臣,也要保持應有的尊重。」

「是,陛下。」

對於皇帝陛下的本事,嚴嵩與和珅已經不再懷疑了,之前讓蔡京自己乖乖辭職幾乎就足以證明一切。

如今他說自己有些準備,但在兩人聽來,皇帝陛下怕是已經胸有成竹了。

若是再鬧什麼彆扭,強行推出別的人選來,或許能否給他造成不小的麻煩,但大概對最後的結果無濟於事。

隨著嚴嵩與和珅離開紫微殿,皇帝陛下要起復王安石的訊息也漸漸傳遍了朝中……

隨後幾天裡,不少官員都萬分錯愕,大家基本都沒想過會是這麼一個結果。

如果真是王安石東山再起,再掌尚書僕射一職,恐怕刑部尚書的位子也要留給他了。

因為按照慣例,為了提升這種級別大臣的威嚴和權勢,都要讓他們兼任一部的尚書,真正地接觸到下面的公務,避免被「欺上」。

其實秦檜這個右相身上也有,他兼的是工部尚書,只不過工部一直都有實職尚書在,他那個工部尚書就是虛職。

只有名頭,沒有任何實權,所以平日裡大家一般都不怎麼提起,但這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如今若王安石要起復,那他肯定也會有這麼一個兼任的職務,而現在這個空出來的刑部尚書就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這種結果,大家基本上都不是很滿意。

期待了這麼久的香餑餑卻突然被欽定了,任誰恐怕都不會甘心。

但這時候不甘心也沒辦法,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更何況這次還是皇帝陛下開的頭,據說嚴相與和大人都同意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

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動力,他們做的越多,其他官員就越信服他們,兩人在蔡黨內的隱形地位就越高。

但此時所有壓力都一股腦兒地湧來,幾乎壓的人喘不過氣,這就不是什麼良好的體驗了。

最重要的是,蔡京之前叮囑的冀州戰事一直都沒什麼氣色,不僅沒進展,而且還意外頻出,到了現在兩人幾乎都與冀州那邊失去了聯絡!

這樣的情況讓兩人既恐懼、又心虛,要不是現在沒有朝廷禁軍找上門抄家,兩人幾乎都要以為這件事已經洩露出去了。

不過腦子裡的這根弦總是繃得太緊,早晚都有斷裂的時候。

而這次,王安石即將回京接任尚書僕射的訊息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人,此事該如何是好啊?」

蔡府中,鄧洵武和高勳兩人圍在蔡京的病床之前,一個比一個急。

如果說之前不管局勢多麼惡劣,他們都能將心神放在冀州的事情上,但自從知道了王安石的事後,兩人就一刻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