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嚴嵩也緊隨其後,就要跟著來一套。

“無需如此。”

李乾笑著擺了擺手:“二位卿家已經做得很好了,已經超出了朕的預料。”

“朕之前可從未想過,你們竟能在滎陽修起一座牢靠的石堤。”

他感慨道:“沿河兩岸,世世代代飽受水患困擾的百姓們,皆因二位卿家所作所為受益。”

“朕要替他們感謝二位卿家。”

和珅與嚴嵩聞言,心裡一下子有了底。

“還有和卿家。”

李乾笑望著和珅:“你竟然能想出那借糧的法子來,減少了修堤的靡耗,此乃大功一件。”

一旁的嚴嵩目光一沉,雖然他最後的成果與和珅差不多,但這個點子卻是和珅想出來的,這無可辯駁。

如果從這一點上算,還真是他矮了一頭。

“這是臣的分內之職。”

和珅急忙躬身道:“也與滎陽當地的鄉賢們的支援脫不開關係。”

“尤其是已致仕的太常寺卿鄭諶,他深知臣賑災修堤意義重大,率先向朝廷捐糧,並號召了一批當地士紳一同捐糧。”

“也正是因為有鄭寺卿的支援,臣才能把差事辦得這麼順利。”

“鄭諶啊……”

李乾沉吟了片刻,這才緩緩道:“朕也聽過這個人。”

“聽說此人的嫡孫女還與朕的堂兄有一門親事,這也是好事……可喜可賀。”

這鄭諶就是鄭觀音的爺爺,李乾記得清清楚楚。

“回陛下,本就是虛無縹緲、隨口應之的事,如今這親事已經作廢了。”

一旁的嚴嵩搶先回道:“滎陽水患之後,這門親事就一拖再拖,如今已經不了了之了。”

“作廢了?”

這次李乾是真的有些驚訝,鄭觀音和李建成這麼一對夫妻,難道就沒了?

“民間都說好事多磨,這好好的親事怎能這麼就作廢了?難道朕的堂兄、堂堂國公府的世子,還配不上他家的女兒嗎?”

和珅瞪了一旁的嚴嵩一眼,這次搶先答道:“陛下,並非是配不上與配得上之說。”

“據臣所知,兩家提起這門親事的之後,黃河就決了堤,此為不祥之兆,兩方都有所忌諱,一拖再拖,後來就乾脆不提了。”

“原來如此。”

李乾看了他一眼,有種莫名其妙的順利感。

他還沒來得及動手拆散,這兩邊就自己散了……不錯,不錯。

不過李乾總覺得真實原因不該是和珅說的這樣……

“真是可惜。”

李乾感慨著搖了搖頭:“黃河喜怒無常,不止令兩岸百姓背井離鄉、流離失所,還壞了這麼一樁親事,實在可惜。”

和珅嘴唇動了動,還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李乾又將話引回正題:“不過有了兩位卿家築下的石堤,想必日後數百年都不會再有這等水患了。”

“陛下,如今畢竟還未竟全功……”

“魏晉全攻不是你們的錯,是朕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