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對許多朝廷官員來說都是個不眠之夜。

也不知道最開始從哪裡傳出來的訊息,也不清楚為什麼就突然火了。

如今會試洩題的訊息突然成了京城中茶餘飯後的話題,訊息傳的有鼻子有眼,就像是有人身臨其境一般。

但不管如何,目前為止還未一錘定音。

如今第一場會試還沒考完,貢院都是封閉著的,誰都不知道考題是什麼。

只有考生出來了,才能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洩題了,那些考題究竟是不是真的。

於此同時,今夜從蔡府裡回來的鄧洵武和高勳也沒閒著。

雖然現在沒法找禮部發告示,澄清流言,但是他們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也不能就這麼閒著。

得益於蔡京在朝中的強悍表現,近來蔡黨的規模越來越大,猶如雨後春筍般,節節高。

雖然一些新人還沒來得及沾到蔡黨的光,但現在卻到了他們為蔡黨做貢獻的時候了。

當然,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大貢獻,要不然人家肯定不願意。

今晚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先壓制一波城中的流言!

由於事情倉促,所以兩位侍郎並未在京城裡最頂尖的那幾座酒樓裡佔到好地方,所以今天就勉為其難地在一個二線酒樓裡包了場。

一眾大人們換上了便服,把酒言歡,努力地在這種地方擴充套件自己的人脈,多攀攀交情……

但閒聊歸閒聊,官員們都知道今天被召集到這種地方來肯定不是侍郎大人們閒的蛋疼,而是有目的,是用得著他們這些人的。

因為今天不光是刑部的兩個侍郎來了,連蔡大人家的公子都來了。

對此,那些本來是蔡黨的人自然舉雙手贊成,十分擁護。

但新人們就態度不一了。

雖然蔡大人威風大,但這不是還沒在他這吃著甜棗嘛!

所以,有的人不置可否,有人摩拳擦掌,還有的明眼人結合目前京城中的情況,已經大差不差地猜出了兩個侍郎大人的目的……

果然,酒過三巡,大家都喝的微醺的時候,坐在首位的鄧洵武和高勳便說了幾句鎮場面的話,接下來就把話題和舞臺交給了蔡攸。

面對這麼多朝廷的高官,蔡攸沒有一點怯場的表現,因為在場的大多還是菜黨中人,是經常去蔡府拜訪、和他蔡攸套近乎的人。

“在下蔡攸,在場的諸位大人們都是在下的長輩,是在下的叔叔伯伯……”

看著坐在主位上,侃侃而談的蔡攸,鄧洵武和高軒對視一眼,目中不悅而同地閃過一抹欣慰。

這就是凝聚力,這就是蔡黨的下一個接班人啊!

說實話,看到蔡大人的兒子有出息,比看到他們自己的兒子有出息還高興。

不過這也說不準,可能還真就是他們的兒子呢……

一場高規格晚宴下來,賓主盡歡,散場之時大家都是笑著離開的,只有少數別有用心之人,面上帶著異色,分散走向京城的各個方向……

官員們之所以心情暢快,是因為蔡攸並沒有要求他們做太過分的事。

只不過是讓他們自己不要再說會試洩題,而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儘量制止身邊人再傳播這件事。

大家一聽,這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啊,所以大多數人當場就拍著胸脯答應下來。

即便沒答應的也只是打算回去之後陰奉陽違,也沒有當場就和蔡公子還有兩位侍郎別苗頭。

雖然事情很順利,但散了場之後鄧洵武、高勳心中還是有些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