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將至,難道要放棄?(第1/4頁)
章節報錯
江水滔滔,營帳連綿,旌旗飄搖。
大量的船隻停靠在軍營旁的碼頭旁,在江水中沉浮。
遠遠望去,可見船隻上的一道道刀劍傷痕,還有一團團被火燒糊的黑色。
這都是禁軍們嘗試渡江的戰果。
大營東門處,來自左威衛的傳令兵騎著快馬,馬蹄揚起塵埃,一路衝進了大營,猶如一滴水落入大海。
很快,水滴產生的漣漪就擴散開來。
中軍大帳,炭火熊熊燃燒,釋放著源源不斷的熱意。
諸多將軍們齊齊盯著下方的傳令兵,一言不發,賬內的氣氛一時間凝重無比。
傳令的小兵還是頭一次有這種體驗,一時間汗如漿下。
“出去,快出去吧。”軍帳中的文書過來趕走了他。
沉默的氣氛又持續了半晌,楊素這才緩緩開口:“如果真按蘇將軍書信上所說,海運難以為繼,大軍的糧草該怎麼辦?”
軍帳中無人應聲,只餘下沉重的呼吸聲。
“宇文將軍的兵馬行到哪裡了?漕船還有多久能到?”尉遲恭沉重地道。
“回將軍,因有吳國水兵的阻攔,漕船幾乎都滯留在洞庭一帶,不敢前行,只能等著朝廷的兵馬接應。”
下方一個身著堅鎧的將領拱手道:“前日宇文將軍部的軍報傳回來時,他們已抵達了同安,正在繼續沿江而上。”
還有這麼遠……
在場眾多將領心中紛紛一沉。
這漕糧還能指望得上嗎?
將近三十萬兵馬,這要怎麼辦??
楊素幽幽嘆了口氣:“大軍不能餓著肚子作戰,實在不行,就只能在向城中借糧了。”
帳中的將領們聞言都有些沉重,但大多數人還是頗為認可地點了點頭。
雖然吳軍從北岸撤走的時候沒給他們留下糧草,但在富庶的吳地,尤其還是靠著四通八達的揚州城,斷然沒有餓死人的道理。
但說是借糧,實際上就是拿糧,歷來兵馬向百姓借糧,也幾乎沒有還過的道理。
只要這麼一借,朝廷的名聲可能就臭了……
在場的諸多將軍一想起出發前,自家老大的叮囑,就有些頭疼。
“趙糧督,如今已經有一部分禁軍過了河,你就趕緊隨著他們過河,親自去越國走一趟!”
楊素的目光轉向了悶在角落的趙匡義:“讓他們趕緊從陸上出發,運糧到長江來!”
趙匡義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大黑臉搖得像撥浪鼓一般:“大軍奪城拔寨,當步步為營,以穩重為先。”
“運糧草的隊伍怎能與大軍脫節,孤軍冒進呢?”
在石樑河邊上,他已經被先過河坑過一次了,現在怎麼可能還在這跌跟頭?大將軍不能被同樣的陷阱坑兩次。
“揚州百姓的存糧也有限,萬一借完了怎麼辦?二十多萬禁軍,一旦斷糧,危在朝夕!”
尉遲恭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沉聲道:“此時再不行險招,難不成要眼睜睜地看著禁軍們餓肚子?”
其他將領也面色沉重,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韓擒虎皺眉望著趙匡義:“趙糧督,也不是讓你們兵行險著,你先行渡江趕往越國,或許還沒等你到越國,剩下的兵馬就已經過江,攻佔了金陵和鎮江。”
“那時候糧草已經從越國起運,也能節省些時間。”
眾多將軍們也七嘴八舌地勸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