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乾:朕要把這門親事攪黃了!(第2/5頁)
章節報錯
“嚴嵩嚴相就稍稍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位最喜歡的不是金銀,而是各種文玩,字畫之類的東西,而且最好還是要透過他兒子送。不過這文玩字畫、珍奇古物要文雅一點,所以嚴相也更招舉人們喜歡一點。”
李乾輕輕點頭,這兩人就是一個性質,都是死要錢,就這還得分出個上下高低?就因為一個是“俗貪”,一個是“雅貪”?
真不知品評這個的人是怎麼想的。
鄭冠繼續解釋道:“而秦檜秦相,這位不怎麼喜歡錢,也不喜歡別的什麼東西,但他對門生的要求卻很是嚴苛。”
“之前他還不是右相的時候,曾擔任過鄉試考官,那時候他都要求他的門生無條件的聽從他的話,全心全意為他做事。同時他秦相也會保證那人的官職前途。”
“這本來就很遭人詬病,大家考科舉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抱負而來,誰願意只給別人做傀儡,當個提線木偶?”
說到這裡,他搖搖頭還有幾分不解:“但就是如此,還有許多人對此趨之若鶩,真是讓人想不通。”
李乾卻笑著道:“如鄭兄這般品行高潔的人,為了胸中抱負、為了家國而來。”
“但還有些人考科舉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對那些人來說,這位秦相反倒是最好的選擇。”
鄭冠嘆了口氣:“可能如此吧,但對我來說,最好的還是這位蔡京,蔡大人。”
“他同樣不怎麼要人送錢,只是喜歡一些渾然天成的奇石而已,就算沒有也無所謂。而且蔡京對門生雖同樣有約束,但他的約束卻要比秦相輕的多。”
“此外還有許多人說,與蔡大人交往如沐春風,當他的門生就像是與朋友相交,沒有那種面對座主時的壓力……”
李乾微微點頭,蔡京或許就是這種風格:“那鄭兄若是去找蔡京,走通門路,這次中進士豈不是易如反掌?”
鄭冠卻無奈搖搖頭:“李兄,你想的太簡單了。”
“那宋喬年可是和蔡京有姻親關係,那天我在鹿鳴宴上得罪了宋喬年,讓他拂袖而去,蔡京又怎麼會放過我呢?”
“所以我才說,今科春闈恐怕無望了。”
李乾也深深皺起了眉頭。
讓他感覺難受的不僅是鄭冠這一個人,而是其他千千萬萬的考生。
考個會試還得被這幾個王八蛋篩一遍?
如此一來,選上來的還不都是性格圓滑,阿諛奉承的人?
之前鄭冠說的那幾個人又怎麼辦?
如包拯,以他的性格,會去蔡京那裡跑關係嗎?要是取不上,豈不是白白放走了這麼個人才??
朕的大黑臉,就這麼沒了?
李乾深吸了一口氣,稍稍平復下心情,不解地望著鄭冠:“難不成不討好考官,就不能過這春闈了?”
“若是籍籍無名之人,文章寫的又好,自然就可以。”
鄭冠無奈地回道:“可要是有點名氣,這幾個人一般就會提前招攬,若你不答應,那就麻煩了。”
“往年也不是沒有這種人,但一般只要有硬骨頭,就會被當年的考官打壓,只能落榜,然後灰溜溜地回去……”
李乾仰靠在椅子上,聽了之後也是一陣牙疼。
他其實對這樣的事兒也有所預感,但當這種事兒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他眼前時,李乾還是有些震驚。
他知道前世也有這樣的事兒,這打壓之說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說不讓你中,任你有驚天的本事和才能,就是中不了。
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就是寫《牡丹亭》、《南柯記》的那位大才子,年輕時便已經名動天下。
當時的首輔張居正曾為了讓兒子們中進士,就想找幾個有才學、有名望的人唱和陪襯,湯顯祖就是他選中的人之一。
只不過湯顯祖並沒有屈服於這位首輔的威勢,堅定拒絕了這事兒。
如此一來,雖然名節保全,但代價也很嚴重。
在後來張居正當權的那些年中,竟無一人敢取湯顯祖,他就這麼一直落第,而當時屈從於張居正的沈懋學卻高中了狀元,這就是差距。
所謂的才學、名望,還是要屈從於權力的。
鄭冠見李乾陷入了沉思,也輕輕嘆了口氣:“李兄,要麼這次我根本不報希望呢,得罪了這些人,考了也是白考。”
“我看還不如早早回去呢。”
李乾回過神來,強笑著道:“不管如何,鄭兄還是試試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