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罵禮部侍郎的祖宗!年輕舉人整頓官場風氣!(第1/8頁)
章節報錯
國朝給了讀書人很多優待,但也對他們做了一些限制。
比如說不讓讀書人包攬訟詞,不讓讀書人言國事等等……
當然,這些規定基本上都是那些讀書人出身的文官制定的。人們總是善變的,讀書時期的文官們有多喜歡談論國事,現在當上官的他們就有多討厭讀書人談論國事。
讀書人喜歡包攬頌詞,鼓勵百姓上訴,地方官的任務就會更加繁重。
讀書人大肆談論國事,就會使輿論風向不斷變化,朝中的大人們就沒法再隨心所欲地讓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當然,平時私下談談是沒什麼的,也基本上沒人會管。
但到了需要整人的時候,官老爺們就會把這條規矩搬出來,好好給你上一堂名為專制的課。
現在的鹿鳴宴上,正是時候。
金菊盛放,秋風送爽,豪闊氣派的飛雲堂小院中,僕從們都被這場面嚇得不行,紛紛躲到了遠處。
唯有一個青衣小帽,沾著假鬍子的老僕對此不屑一顧,跟在李乾身邊。
前方的舉子們聚在一起,分成兩派。
只是如今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已經減輕了許多,只因為前方一眾官員在此。
“讀書人不言國事的規矩都忘了嗎?”
還沒等京兆府推官何鑄說話,京城提學官劉聽就一臉怒色地指著眾多舉子:“如今非但違反禁律,還在這鹿鳴宴上大肆喧譁,打架鬥毆!”
雖然他說的聲色俱厲,但舉人們卻反應寥寥。
提學官又稱學政,掌管一地科舉考試和學校一切政務,還能監督地方官提調學校。
這個官職對於童生、秀才們的約束力極大,幾乎一言可決其生死。
但到了舉人階段,舉人們自己就能跑到吏部去候缺,他們就是官員預備隊伍。
如此一來,提學官對他們的約束力就小了很多。
劉聽望著這些滿不在乎的舉人,暗暗氣結,但又拿他們沒什麼辦法。
“具體怎麼回事,如實道來!”
為首的老緋袍官開口了,他名為周蒼,乃是京兆府的府丞,又稱同知,乃是正四品官員,京兆尹的左貳官。
還不待面前的眾多舉人鼓譟起來,他就望向人群中的顏真卿,沉聲道:“解元郎,你將方才的事再說一遍。”
“是,令尹大人。”
其實府丞只是京兆尹的左貳官,只有京兆尹本人能被稱令尹。
但歷來稱呼左貳都是這個規矩,就像一個副縣長來了,你也得叫縣長,要是加了個副字……那就要被人記上了。
顏真卿對周蒼恭敬地拱了拱手,開口道:“方才學生剛至,便聞這位朋友在人群中言及家兄,說他從滎陽發了大船,運送到京城,送進了禮部……”
他將方才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複述了出來,並沒有摻雜任何的感情色彩。
一眾官員聽著他的話,臉上的肉直抽抽。
還牽扯到了禮部?暗指禮部受賄?
大家不約而同地瞟了一眼這次同來的幾個禮部官員,發現那幾位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了。
“……此人又道,滎陽百姓皆知家兄貪也。”顏真卿臉色沉凝,繼續複述。
那滎陽的舉人突然又站了出來,高聲打斷了顏真卿道:“然後我就踹了他一腳!”
丁字臉舉人和一干外地舉人都對他怒目而視,只是還沒等眾官員們斥責他胡亂插話,那滎陽舉人就挺著脖子高聲道:“顏郡守在滎陽可是人盡皆知的好官!”
“這貨並非滎陽人,他在這鹿鳴宴上胡亂造謠,毀及顏郡守的名聲,我一個滎陽人自然看不過去!”
顏真卿對他感激地一作揖,隨後又對周蒼道:“之後我等雙方辯論,大人們便趕來了。”
一眾官員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堵上,紛紛暗中埋怨周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