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中牟兩縣的鄉紳地主都要去尋和珅和大人,但高山縣那邊很快就放出了話來。

和大人不會在高山縣久留,會盡快趕往另外兩縣,視察災情。

兩縣的人這才稍稍安穩下來,只等著和大人來了後,立刻就惡狠狠地撲上去……給他送糧食。

一條黃河百丈寬,這邊的訊息一夜也傳到了黃河北岸。

嚴嵩聽了佟秋風的稟報,眉頭微微皺起。

別人不知道和珅為啥急呼呼地修堤,他還不知道嗎?

定然是為了要爭先一頭,儘快把這賑災的差事辦好。

本來嚴嵩是沒多少心思與和珅等這個頭名的,只是有了那次陛辭,一切都不一樣了。

他也想要陛下的那個不翻舊賬的許諾!

嚴嵩沉吟了片刻,起身踱了幾步,思索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嚴相可不覺得這是和珅的主意,他就不能用了。

只要好用,你的就是我的!

一旁侍立著的佟秋風眼巴巴地看著他,有心想試探一下嚴相的態度,可又有幾分畏縮。

沒錯,今日他也是帶著任務過來的。

訊息昨夜就傳了回來,武陟縣的鄉紳地主們當時就坐不住了。

憑什麼他們南邊能有石頭堤,我們北邊就不能有?

不就是借點糧食嗎?誰拿不出來啊?

只不過嚴嵩卻不是和珅,有了昨日那場歡迎大會,鄉紳們都以為嚴相是個兩袖清風,鐵面無私的人了,根本就不敢跑過來和他談這種條件。

是以,他們都一氣兒跑到了佟秋風那,哭訴著請求老父母也幫他們謀來這個福利。

大堤上刻名字,獨門牌坊是名,而有了石頭大堤,數百年不再遭水災,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利了!

名利雙收,誰不想要才是腦子有問題。

佟秋風表面上是拗不過他們,十分為難地答應下來,要替鄉紳們去求求嚴相,獲得了鄉紳們的感激。

另一邊心裡美滋滋的,願意的不行。

這石頭大堤立在那裡,可是實實在在、響噹噹的政績啊,若是真能修出來,比他佟秋風站的年頭都要久的久!

雖說這東西是嚴相牽頭的,可只要開始修,又怎能繞過他這個武陟縣的父母官呢?

就算他的任期內修不完,他佟秋風也算是大堤的發起人之一了。

聽聽,與嚴相一同發起了武陟縣石頭大堤,這名頭多響亮?多有派頭兒??

日後在官場上混,誰見了他都得先有三分敬意!

而且放在眼下,這修堤還是和嚴相名正言順,多打交道的藉口!

只有讓嚴相記住他佟秋風,日後這官運才能亨通……

見嚴嵩皺眉久久不言,佟秋風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問道:“嚴相,您看看咱們武陟縣能不能也修一道石頭大堤?”

“縣裡的鄉親們苦黃河水患久矣,如今嚴相過來了,正是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時候啊!”

嚴嵩沉吟了片刻,才輕輕點了點頭:“可以。”

“不過此事急不得,待老夫傳信京師,請工部的人來勘察地貌,先定下要怎樣修,才是正理。”

佟秋風大喜:“嚴相深謀遠慮,如此百年大計,必然要好好籌謀一番才是!”

“不過現在縣裡的鄉親們都等急了,是不是要下官先去告訴他們這個好訊息,讓他們籌集糧食?”

嚴嵩瞥了他一眼:“籌糧的事慢慢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