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便是方輦、腰輦、金輅、象輅、五副輅、耕根車、四望車、屬車等等皇帝專用車架,車架後則為五百人的左、右威衛,手持大戟、刀盾、弓弩等跟隨。

看到這裡時,百姓們心中便會生出些許惋惜之感,儀仗只剩最後一項了。

不滿足的人們便會隨著天子儀仗開始走動,走一路,看一路,人潮洶湧。

走在儀仗最後的為後衛部隊,左、右廂歩甲隊,頭戴兜鍪、身著鎧甲,左、右廂黃麾仗十二行,除了兵器外,還執有孔雀氅、鵝毛氅、雞毛氅等,其後還有殳仗。更後還有諸衛馬隊、左右廂騎兵和旗隊,手執辟邪、玉馬、黃龍、麒麟、龍馬等旗,最後又是步甲黃麾仗與護衛騎兵。

如此一番儀仗可謂複雜至極,但對於京城的老百姓來說,又同樣是精彩至極。

上到富商豪賈,下到老弱婦孺,幾乎都聚集在街邊圍觀。

其實先帝之前每年都會來這麼一遭,時間久了雖然熱鬧,但也到不了這種程度。

但李乾可是今年剛登基!

雖然外面的老百姓看不到皇帝陛下的真容,可為了這個新鮮感,還是紛紛湧上街頭,欣喜地望著皇帝的滷薄儀仗。

李乾坐在裝飾豪華的玉輅中,聽著外面不斷傳來的嘈雜聲、欣喜呼喚聲,還有高呼著的陛下萬歲,心情一時有些複雜。

他想開啟車窗望一望外面的百姓,看一看這京城究竟是什麼樣子,看一看他的百姓究竟是什麼樣子。

可外面護駕的軍士和魏忠賢都早有叮囑,千萬不能開啟車窗,否則就有可能為圖謀不軌之人可乘,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所以,李乾也只是想了想,就作罷了。

儀駕一路來到京城之南,正中的大門為“明德門”,是一座五出闕的城門,宏偉高大,此刻中門早已大開。

出了京城,依舊有許多百姓跟在儀仗之後,只不過越來越少。

大乾京城以南一百二十里處,是一道橫臥在地上,雄奇偉岸、接天摩雲、連綿蜿蜒的巨大山嶺,乾嶺。

山嶺之勢向北不斷衰減,但一直到京城以南十五里處,仍然還有餘波,凸起了一座地形特殊的高山,被大乾人稱為南山,歷代大乾閱兵、出征誓師大都在此地舉行。

南山山腳,草木森森,黑雲漫卷,陰風呼嘯,旌旗獵獵。

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共十衛,約三十萬大軍陳列在此。

皇帝出行,有專人黃土墊道。李乾的儀駕一路來到南山處,後方跟著的百姓已經零零散散了,均隔著很遠就被攔下來了。

儀駕穿過重重禁軍關隘,登上南山山腰,此刻李乾才聽到外面傳來老太監魏忠賢的聲音:“陛下,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