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五品官也有野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舅舅,你說……我要當上多大的官,才能再無拘束地辦事?”
“慢慢熬吧~”
高士廉心不在焉地翻著書:“你舅現在是個正五品,都得仰人鼻息。”
他也在為自己的前程發愁。
大乾官制繁雜,甚至其中還有許多自相矛盾、職權重複的地方。
這都是一代代大乾皇帝努力改革的結果……有時候並不是越改越好的。
雖然官場中紛紛雜雜,但有一點卻是眾多官員們所公認的。
只有步入三品,才算得上真正的高官。
作為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子,高士廉明白,想踏入那個行列,最難的不是四品升三品,而是五品升四品。
原因很簡單,僧多粥少。
大乾京城官場中,五品官的位置多如牛毛。
各部郎中、員外郎,諫議大夫、大理寺寺丞、其他各寺的少卿、翰林院的學士等等,一大籮筐。
三品的位子也不少,先拿各部正三品侍郎來說,不僅有實職,還有不限量的虛職,想加多少加多少。此外還有散騎常侍,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的主官,通政使,御史中丞等等。
但是,唯獨中間的四品官位置少的可憐。
偌大的六部,一個四品官的位置都沒有。
五寺中只有五個名額,中書省有四個中書舍人的名額,門下省有兩個……
就算再加上些雜七雜八的官職,京官中四品官的位置也不過十來個。
其中升遷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當然,京官也可以謀求外放,然而清貴的京官和地方官是不同的。
根據官場的潛規則,京官外調,連升三四級的也不是沒有,連升兩級都只能算平遷。
也就是說,高士廉這個正五品的刑部郎中,若調到外面,最低也得當個正四品的郡守,否則就是貶官啦!
可一旦外調出去,就遠離了這京中官場,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再撈到升遷的機會,再回這京城了。
而且即便是這樣,外調也很難。
歸屬朝廷直接治理的郡就那些,郡守的位置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豈是你想要就能去的?
就算有了空缺,也得先供應那些送的錢更多,與和大人等大佬更親近……啊不,是更有能力,更有資歷的好官啊!
慢慢輪吧!等輪著你再說!
高士廉也知道如何更快地升遷,那就是投靠朝中的幾個大佬,成為他們的馬前卒。
但人家麾下的馬前卒可不少,就算投靠過去,也得按資歷來,論個先後啊!
按理說,他這樣的官員,也應該知足了。
就這樣混一混日子,到了年齡就退休致仕,當個富家翁也不錯。
只是,近些日子從宮裡傳出的一些訊息,讓高士廉那顆本已死寂的心又開始活泛了起來。
他翻動著手中書頁,一隻手撐著下巴,若有所思地開口道:
“輔機……你說,若我投靠了陛下,是否能更進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