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自己被群臣爭諫的時候,可沒見他這麼積極啊!

李乾注視著下方的大臣們,只見嚴嵩、秦檜二人也相繼站起來。

“陛下聖明!臣覺得借兵之策可行!”

最後的蔡京則是不動聲色地向武將們的方向瞥了一眼,這才站起來同樣回道:

“陛下聖明,臣也覺得借兵之策可行。”

在他們之後,文官們也陸陸續續地起身奏報:“陛下聖明,此借兵之策可行……”

他們沒有什麼不滿的。

畢竟,借兵出去,不花一錢就能重振朝廷之威,也能遏制武官們的勢力擴大。

反觀眾武將們之間,氣氛卻有些沉凝。

若借兵出去,最大的功勞就是越王的,而不是他們的。能獲得的錢財、土地也會大大減少……

只是,現在文官們和陛下站到了一起,他們要反對,也只能是自取其辱。

“陛下……”

還是趙匡義站了出來,他面上還有幾分遲疑:“臣也覺得陛下此策實乃上上之選。”

“只是,越國正值戰亂,能拿出錢糧供給大軍嗎?”

“且越王萬一不同意借朝廷之兵,朝廷豈不是平白丟了臉面?”

聽聞此言,文臣們的眉頭都皺了皺。

趙匡義的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萬一越王是個死腦筋的人,就算滅國也要維護諸侯們之間的潛規則……

那朝廷可就丟大人了。

先是申飭吳國的聖旨被駁斥,然後上杆子找越國,借兵給人家,又被拒絕。

如此接二連三地丟人,必會影響朝廷在諸侯間的形象,進而導致更壞的局面。

“哼!趙將軍休要胡言亂語!”

王莽踏步站出來,指著趙匡義的鼻子,怒斥道:

“越王若真不肯借朝廷之兵!安會遣使來朝廷求援??”

文臣們瞬間意識到問題所在。

是啊!

要是越王真那麼有氣節,豈會來朝廷求援?

那越使范蠡整天求見朝中大臣,哭爺爺告奶奶地請他們支援出兵,這事兒在京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踏馬的!

文官們都咬牙切齒地盯著趙匡義,差點被這癟犢子忽悠進去!

只是,還不待他們開噴,趙匡義也不願意了!

他盯著王莽,振振有詞地高聲道:“原先求朝廷之兵,越國不耗一米一錢!”

“如今要他們出錢出糧,王宗伯又怎知越王定會應允??”

聽到這話,文臣們剛要罵出口的文雅語言又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