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們聽了,皆笑著說些孩子乖巧的誇讚之語,唯有當父親的讓婦人將孩子帶下去,而後與客人們說道“孩子不懂事讓諸位見笑了。”

而後,宅邸之內佈下酒宴待客,觥籌交錯,喧鬧之聲直到深夜方才停歇。

次日天明,孩童再次醒來,用過早膳之後便由府中管事的崔爺爺帶著出門。

“崔爺爺,我爹是不是又走了?”

崔爺爺笑道“你爹做了樁大買賣,需要從西邊寧州往東邊的佑州親自送些東西,事兒挺急,昨日緊趕慢趕特意回家看你一眼,你莫要怪他。”

孩童撅著小嘴皺著眉“每次都是如此,娘身體不好,也不知道在家照看幾日,又沒人陪我玩......”

崔爺爺聽著孩童的牢騷,不再說話,孩童突然想起什麼,又問“崔爺爺,我們這是要去哪?”

“國子監!”

“那是什麼地方?”

“唸書的地方。”

“好玩麼?”

老人略微沉思“也說不上好玩,但是有好些同齡人與你作伴,你就不會覺得無聊了。而且在那邊識字唸書,往後你就能多幫幫你爹,那樣他就可以不用這麼忙了,可以多在家陪陪你。”

“真的嗎?”

“當然!”

“那行,我去!”

至此,孩童每日皆由老人帶著到國子監上學,從未缺席。

轉眼間兩年過去,孩童長大了許多。

這日,還未到散學時間,府門外守門的小廝突然帶著孩童進來。

孩童見了母親嚎啕大哭,只說再也不去上學了。

母親見孩子一身汙泥,身上多處淤青,心疼追問。這才知道是與一起學習的同齡人起了衝突,打了一架,可對方人多,沒打過,這才自己跑了回來。

好不容易將孩子哄好了,著婢女阿喜伺候沐浴更衣,上了藥用了飯,這才問他為何與人打架。

孩童聽了這話,本來好了的情緒又低落起來。

“他們說爹爹外面養了別的孩子不要我了,不然怎麼會總不回來。”

婦人面色鐵青,思慮了許久才回過神來安慰孩子,並許諾他可以有兩日不用上學,跟崔爺爺到城防營中看熱鬧去。

孩子欣然應允,次日,崔姓老人帶著孩童到城防營中,恰逢營中比武大會,崔姓老人被邀至觀禮臺上入座,孩童坐在老人腿上看那些軍伍中人於擂臺上奮力搏殺,別提有多開心。

待日暮西山,回家路上,孩童問道“崔爺爺,你不是城防營的人,他們為何讓你跟那大將軍坐在一起看比武啊?”

老人笑著回道“因為崔爺爺面子大呀,我年輕那會也是上過戰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