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羽大捷的訊息能夠得到如此轟動,王家的有意擴大傳播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他此次的戰績。

漢軍對外作戰不是沒有贏過,但從來沒有贏得如此轟轟烈烈,如此兵力懸殊。

以千餘參差不齊兵員,深入敵軍腹地,接連取得多次大捷,不僅如此,在得到三千援兵後,王羽還敢率軍回戈,以四千人馬對戰近萬騎兵,還能大獲全勝。

如此戰績,放眼大漢幾人能夠做到,哪怕是最近聲名鵲起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也不能。

畢竟他能夠多次擊敗鮮卑和烏桓人,有麾下白馬義從的功勞,可王羽呢,不過是一些郡兵和一些護衛軍等雜兵,外加三千都尉府的人馬。

。。。。。。。。

幽州!

“好,這個王羽真是一位少年英雄,以千餘人馬就敢深入敵境,實乃我輩楷模。”

正在大帳裡面的公孫瓚似乎不吝嗇自己的讚美,畢竟他對異族素來是恨之入骨,而王羽這番大破異族,公孫瓚自然是佩服。

“這王羽的確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過伯圭兄也不逞多讓,此番征討張純,張舉,大敗其軍,伯圭兄定能拿到首功。

王羽雖然戰績斐然,但比起兄弟你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公孫瓚旁邊一個男子,適時吹捧道。

“哈哈哈,玄德言過了,言過了!”公孫瓚大笑道,雖然他的話是這樣說,但是從他眼角流露出來的笑意,自然是肯定了被他稱為玄德之人的話語。

那個被公孫瓚稱為玄德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而他身邊侍立的正是關羽和張飛。

只見公孫瓚說道:“此次愚兄能夠大敗張純和張舉,全賴玄德和關張兩位兄弟的幫助,等此戰結束後,定為兄弟幾人向朝廷請功。”

“既如此,弟在這裡拜謝伯圭兄的舉薦之情了。”

說起來,劉備也是苦逼,在黃巾之亂中一路披荊斬棘,立下了眾多功勞,可最後卻是連一根毛都沒有撈到。

如果不是朱儁等為劉備提名,劉備恐怕連個安喜縣尉都做不到,可是他這個縣尉還沒做幾天,就因為鞭打都郵,辭官不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世界,鞭打都郵的正是劉備,與歷史的走向一致。

劉備因為大怒之下鞭打都郵,只得辭官,不然朝廷也不會放過他們幾個,在辭官後,劉備實在是無處可去,最終只能投靠到駐守遼東屬國的昔日好友公孫瓚那裡。

可以說,公孫瓚能夠在這幾年時間聲名鵲起,就有劉關張三人的功勞。

不光是幽州,就連流落太原的於夫羅也都受到影響。

“父王,那石勒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存在,這一次較量他輸了,而且是輸在一個少年的手中。”於夫羅身邊的一個青年說道。

“淵兒,你究竟想要對為父說什麼?”於夫羅不解問道。

這個被於夫羅稱作淵兒的青年男子,於是在他的耳邊呢喃幾句,於夫羅當即瞳孔猛然一縮,進行再三的思慮後,回答道:“容我在考慮幾天。”

青年男子點了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