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王羽點了點,說道:“援兵來了就好,快快帶我去見先鋒主官。”

“諾!”

在這個什長的帶領下,王羽很快就與前鋒人馬匯聚一處,雙方歡聲雷動,喜氣雲騰,更讓王羽高興的是,他撥給溫郄的那近千人馬也隨行在軍中,除了傷重者不能前來外,餘者盡數趕到。

“王大人,在下乃是雁門馬邑人高順高仲善,現任雁門都尉部司馬,聽候大人差遣。”領頭的先鋒主官說道。

只見來人,八尺有餘,極其雄壯,身上透著那股殺伐之氣,這是百戰沙場的老卒才會擁有,而且此人氣息內斂,收放自如。

如果不是方才說話時,不經意間露出那股氣勢,就連王羽也只是把他當做一般人。

“高順,眼前之人是高順?”

王羽聞聽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陷陣營統領高順,頓時眼前一亮,不由得仔細打量了他一番。

高順,幷州人氏,呂布麾下的一箇中郎將,論資排輩,高順是呂布麾下的首席大將,因為那時候的張遼還只是一個騎都尉,職位低於高順的中郎將。

在正史之中,高順和張遼的歷史記載不是很詳細,主要來源是王璨《英雄記》的記載,而張遼的記載在呂布被殺之前,幾乎是沒有。

考慮到英雄記的作者王璨,與高順同處於一個時代,還曾短暫的待過一個陣營,那麼英雄記的可信度就非常高,甚至要高於陳壽的三國志。

在正史上,高順的武藝和張遼究竟誰更強,沒有產生定論,但是論統兵能力,高順絕對不會弱於張遼的,起碼在小部隊作戰時,可以說非常強悍。

根據史料記載,高順跟隨呂布征戰四方,直屬部下有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

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為“陷陣營”之美譽。

不僅如此,高順曾統兵擊敗過曹魏大將夏侯惇,使其變成獨眼夏侯,這也成了高順不被曹操收服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沛之戰,高順僅以八百陷陣營和兩千新軍,就大敗劉關張桃子三兄弟,足見其謀略與武力。

建安元年(196年)的時候,呂布麾下大將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率兵部隊攻打呂布治所下邳,呂布無奈只得逃亡高順部,高順當機立斷誅殺郝萌。

只是,呂布知其忠而不能用,反而剝削了高順的權力。

直到下邳城破,高順面對曹操的招降默然不語,與呂布、陳宮、先後被斬首,後被送到許昌,懸掛三人的首級在許昌城門前示眾。

按照史書記載來看,高順面對曹操招降而默然不語,曹操正在猶豫思考之餘,郭嘉說出對高順的一句評價之後,曹操就把高順給斬殺了。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郭嘉的這一句話裡,可以提取三個關鍵資訊。

1:對高順的評價是“舉一世不可得”,可謂令人動容,幾乎認為他是“三國第一名將”,在當時那個時期。

2:如此高的地位,招降來了職位肯定不能低,“非等閒之職可封賜.....置諸將何地”,這麼一來其他將軍怎麼辦?

3:不如成全高順,讓他擁有不事二主的忠臣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