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雙橋愛情故事(第1/4頁)
章節報錯
話說元朝第三位皇帝武宗的時候,浙江嘉興府秀水縣當地有一個鄉紳,姓陶名尚志,號隱齋,是讀數進士出身,做官一直做到了福建省的公檢法的最高長官按察司。
只因為他平時為什麼清廉,跟當時的官場濁流合不來,所以不久就辭職退休回到老家。
陶尚志人到了中年,但是都沒有生到兒子,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姓陶,名字叫做含玉,今年剛好十六歲。人生的非常美麗漂亮。
加上性格活潑好動,聰明伶俐。除了女孩子的針織刺繡以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陶尚志和他的老婆都當她是掌上明珠,非常疼愛。不肯輕易將她嫁出去。要求一定要才貌雙全的男子,還要門當戶對的才考慮婚事。
因為這樣子,所以陶含玉一直都沒有嫁人。
陶尚志生性喜歡清靜幽雅,所以他在房子的後面叫人建造了一座園亭,平時用來遊玩唱歌開家庭派對用的。
還在園亭裡面種了很多的花草樹木,還有竹子假。還造了很多小河流,小澗和流泉,就像是仿效西湖一樣,建造的一模一樣。
又在池上築造了兩座橋,東一條橋,西一條橋,就當做是西湖六橋裡面的其中兩橋。於是就用兩座橋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園亭,叫做雙虹圃,意思就是雙橋落彩虹。這個園中景色真的是失分漂亮,讓別人羨慕。
正是:
碧水遙看近若空,雙橋橫梗似雙虹。
雲峰對映疑天上,臺榭參差在鏡中。
陶尚志每天經常在雙橋園裡面遊玩,十分逍遙自在。
正好是春天陽光明媚的一天,陶尚志正在和夫人、小姐一起在園中游玩,忽然家裡的下人拿著一封信進來稟告曰:
有一個自稱是武康縣的黃先生求見。
陶尚志接過信看了看,看到信的最後面寫著年侄黃琮名字。
陶尚志;來得正好,我正想他。
夫人問道:;這是什麼樣的人?
陶尚志說:這個是我同年考科舉的老表黃有章的兒子,姓黃名琮,表字黃蒼文。
當年老表黃有章去世的時候,這個孩子還小。現在已經長大,讀書有一定造詣。有很多文章好評。
我一直只聽說人提起過他,一直都沒有見過。
今日他難得上門來拜見,一定要好好留下過夜款待。
夫人聽說陶尚志要留下對方款待,恐怕他要到園中來,於是先帶著小姐會屋裡面去了。
陶尚志就出到前邊廳,叫下人帶黃先生進來相見。
只見那黃先生整理了一下衣服,進來了。
你看這個黃先生生的很是有精神,眉間之間氣宇軒昂;目光炯炯有神,美的玉樹臨風;大帥哥一枚,就像是潘玉再世,衛玠番生一樣。
陶尚志見到黃先生一表人才,心裡十分的喜歡,慌忙走下臺階去迎接。
打完招呼後,兩人寒暄寒暄。
黃先生說:小侄子不幸,父母雙亡,失去依靠,孤苦無依。
很久就聽說伯父你高風亮節,可惜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沒有早早來登門拜見,剛好現在出來讀書,來到附近,所以前來拜訪伯父。想伯父指教帶挈帶挈下。
陶尚志道:你的先父跟我是很好的朋友,不想黃兄他英年早逝,實在是可惜。現在看到賢侄,就像是看到故人一樣。
我早早聽說賢侄你天資聰穎,老人一向所欽佩。現在不恥下問,為人真是虛心。
黃先生說:小侄子初來乍到,現在還沒有住的地方,
不知道這個地方附近有沒有可以讀書的地方?最好就是跟伯父比較近的地方,方便我早晚來侍奉你。
陶尚志道:;賢侄不不用去其他地方找住的了,老人我有一個小花園,可以算
得上是清靜幽雅,用來讀數最好不過的了。剛好前幾天,本地方的一個叫做木鄉宦的兒子叫做木生長,因為今年是科舉考試的年,也想借園中來學習,我已經答應他了。
現在賢侄又一起來到這裡一起讀書學習,那麼大家有伴了,不會寂寞了。園中用來讀書的話有點簡陋,請不要見怪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