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李祺含恨 秀芸出嫁(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祺看著柳彥奇說道:“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柳彥奇沉默半晌說道:“李祺手上沾滿了義軍將士的鮮血,而柳彥奇曾經發過毒誓,一定要親手殺了李祺,為他們報仇雪恨。”
李祺咬了咬嘴唇,說道:“難道我為你做的這些,還不如你那些死去的義軍兄弟嗎?”
柳彥奇說道:“你對我做的這一切,柳彥奇都銘刻於心,也知道,我無論怎樣對你,都不足以回報你的恩情,可是,如果木子不是李祺,那柳彥奇必將感恩戴德,誓死回報,只可惜……。”
李祺咬緊了嘴唇,沉默半晌說道:“難道直到現在,你還想殺我?”
柳彥奇說道:“不殺李祺,柳彥奇愧對幾千義軍將士,若殺李祺,柳彥奇愧對木子對我的深情,柳彥奇沒有選擇的餘地,也許,只有一死,才能夠解脫。”
柳彥奇說著話,已經拔出了李祺送給他的那把匕首。
李祺上前抓住他的手腕說道:“柳彥奇,你好狠的心,我千辛萬苦,歷盡艱辛,幾次跪求他人,為了求取聖水,額頭磕破,我如此不惜性命的將你救活,你卻要一死以求解脫,早知是這樣的結局,我當初還不如不去救你了。”
李祺說著話,眼淚已經撲簌簌地直落下來。
柳彥奇也並非是鐵石心腸,實在是自己曾經發毒誓,一定要親手殺了李祺,為義軍將士報仇,如今真相大白,李祺竟然就是自己心愛的姑娘木子,而木子歷盡千辛萬苦把自己從閻王手中搶回,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對她動手的了,可是,不殺李祺,自己又有何面目去面對死去的幾千義軍將士?
李祺說道:“我們可不可以就此遠離朝廷和亂黨之間的紛爭,尋一個隱蔽的去處,就像義母那樣,隱居山林?”
柳彥奇沉默不語。
李祺又說道:“難道在你心裡義軍比木子還重要?”
柳彥奇說道:“義軍是義軍,木子是木子,木子是柳彥奇的最愛,是柳彥奇的救命恩人,義軍曾在柳彥奇最為難的時候,救助了柳彥奇,也是柳彥奇的大恩人,柳彥奇曾經發過誓,要誓死效忠總舵主,柳彥奇別無選擇。”
李祺冷冷地說道:“就因為一句誓言,你便決定選擇放棄你心愛的女人?”
柳彥奇說道:“柳彥奇不願意放棄,但是柳彥奇別無選擇。”
李祺上前一步,抓住柳彥奇的手,將他手中的匕首尖端頂在了自己的胸前,說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殺了李祺,為你那些死去的義軍兄弟報仇好了,我李祺死在自己心愛之人的手上,也毫無怨言。”
柳彥奇豈能下手去殺李祺,他垂下了頭。
李祺放開他的手,恨恨地說道:“既然你選擇要離開木子,卻又不殺李祺,那你比殺了李祺還要讓木子心痛。柳彥奇,既然你決定了選擇義軍,那好,我李祺繼續做我的李祺,李祺和義軍從此形同水火,不共戴天,你給我記住,除非李祺死了,否則,李祺絕不會放過亂黨一兵一卒。”
李祺說完話,奪過柳彥奇手中的那把匕首,並將柳彥奇送給她的定情信物玉佩丟給了他,然後踏著月色,含恨而去。
金花婆婆得知李祺含恨而去後,將柳彥奇好頓數落,說他不該如此傷害李祺的心。李祺為了他不惜受辱,幾次跪求於人,哪個女子能夠做到這些?你卻為了你的愚忠,讓她含恨而去,你若能聽老太婆一句忠言,快去追趕她去吧,否則終有一天,你會後悔的。
李祺含恨而去之後,柳彥奇其實就已經很後悔了,可是,他卻又因為無法面對義軍兄弟,只不過是硬撐著罷了。
金花婆婆又說道:“對於感情,千萬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李祺縱然殺害了好多義軍將士,那也不過是兩軍交戰各為其主,難道義軍將士就沒有殺害官兵嗎?難道那些官兵就都是該死之人嗎?婆婆當年就是因為面子,才和白哥錯過姻緣的,兩個人都孤苦一生,你們可不能走婆婆的老路啊!”
老谷主也是一番勸說,老谷主說道:“只要李祺肯辭官,你和她退隱山林,也算是為義軍去一大禍患,何必一定要殺了她呢!”
金花婆婆說道:“你要是覺得我們說的話有道理,那還等什麼,還不快去追。”
柳彥奇這才回過神來,覺得金花婆婆跟老谷主說的話不無道理,自己能夠讓李祺辭官歸隱,對於義軍來說,也算是解除了一大禍患,只要能夠幫助到義軍,不一定非要殺了李祺。
柳彥奇想到這裡,不再猶豫,趕緊向老谷主借了一匹快馬,直奔京城方向追了下去。
李祺是含恨而去,一路上快馬加鞭,恨不得它有八條腿,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京城,向朝廷進言,她要將亂黨全部斬殺,以此來報復柳彥奇的無情。
柳彥奇從老谷主手中借來的不過是一匹普通騎馬,怎麼可能追得上李祺呢!
此路按下暫不細說,再說說馬思明。
馬思明仗著自己的坐騎是烏雲寶馬,又日夜兼程,便很快就到了京城,來到揚威鏢局這條街上,遠遠地就聽到了娶親樂隊的吹打之聲。
馬思明站在馬上定睛一看,迎親的隊伍正是從揚威鏢局裡面出來的,心裡便一陣絞痛,決心衝將過去,攔住迎親的隊伍,要將於秀芸搶奪下來。
於秀芸和劉小翠不告而別回了京城,怎麼會這麼突然的就決定嫁給彭啟德了呢?
原來,於秀芸看到馬思明對烏蘭圖雅關心深切,心裡一陣酸楚,決定和馬思明解除婚約,還他自由之身。
回到京城之後,於秀芸悶悶不樂,於正威便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於秀芸自然不肯說出實情,只是對父親說沒事。
劉小翠則在背後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了於正威。
於正威聽後非常氣憤,他找到於秀芸說道:“等馬思明這回回京,我無論如何也要逼他和你成親,他若是不願意,我就和他勢不兩立。”
於秀芸知道父親動了怒,馬思明回來父親一定會去這麼做的。她卻不想逼著馬思明和自己成親,與其那樣,三個人痛苦,還不如成全他和烏蘭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