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苛裡的副將上前說道:“將軍出征時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一具棺槨,就在營中,當將將軍即刻入殮。”

馬思明徵求過烏蘭圖雅的意見後同意了副將的請求。

馬思明等人打掃完戰場,清點兵馬,亡兩千七百餘人,傷六千餘人。敵軍亡四千餘人,命人通知沙俄軍隊來人運回,各自安葬。

馬思明讓原來鎮守鈕魯塞的將軍補足士兵繼續留守,其他兵馬按計劃有條不紊地撤回王爺廟。

烏蘭圖雅的母親見丈夫陣亡也是哭得死去活來。

未出三日,吉蘭泰的父親來到,一切軍務交割清楚,馬思明留下吉蘭泰同他父親一起鎮守邊疆,其他人等和馬思明一起,陪著烏蘭圖雅母女扶柩回京。

一行人按原路返京暫且不表,再說說京城之中發生的事。

胡安戰死,康熙震怒,說明、順兩股勢力大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必須儘快將其剿除,於是任命李祺為剿亂統領,黃大興為副統領兼先鋒,併發文書,要求沿途各州府兵馬配合作戰,點齊兵馬克日出發,誓將亂匪一網打盡。

李祺一切準備完畢,這才點兵出發。

一路上,李祺行軍緩慢,似乎並不急著與明、順義軍開戰。

手下人問她為何不快速進兵,完成使命?

李祺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懂什麼,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的,剿亂多年,我深知他們的策略,急出未必就能取勝。”

手下諸將還是不明白,李祺說道:“兵者詭道也,不需要你們知道太多,只要按我吩咐去做就行了。”

明義社和順義社也分別得到了訊息,知道李祺率領一萬兵馬正在向他們屯聚之處而來。因為有了上次合作共贏的事情之後,朱久興和李復順這次都主動出面,要再次合作,雙方見面談得非常融洽。

有人將這一訊息密報給了李祺,李祺微微一笑,說道:“傳令下去,軍隊再慢些行進,每日日出三竿拔營,日頭偏西便安營紮寨。”

部下說道:“小爺,我們應該趁他們還沒有完全結成盟約奮力向前,一舉將他們拿下,如此行軍速度,豈不是幫助他們訂立同盟。”

李祺微微一笑說道:“兩張麵餅,你若不去碰它,它再怎麼黏也不可能粘在一起,時間久了,水分沒了,風乾之後便再不會粘到一起。倘若沒幹你就用手去捏它們,它們便會牢牢地粘在一起,成為一體。你們只要按我說的去做就行了,我保證你們都能立功得賞。”

很多將士都曾跟隨李祺出過徵,知道李祺非常會用兵,而且每戰必勝,因此並不多問,各自按照李祺的吩咐,每日早早駐紮,有時間便操練兵馬。只等李祺一聲令下,便可以向前立功了。

耿諸葛為了促成兩股義軍能夠再次攜手共進可謂操碎了心,往來聯絡,陳說厲害。

開始雙方聽聞李祺帶兵前來都非常積極,因為他們和李祺打過多年交道,知道她用兵如神,而且心黑手狠,若不結盟,恐怕都將被他吃掉。後來聽聞李祺行動緩慢,而且從他手下士兵口中傳出來不少閒話,說李祺原本在京城九門提督幹得挺好的京官差事,這次派他出來剿亂她非常的不情願,因此行動緩慢,也沒有真和義軍一決生死的意思,出來擺擺樣子,混個一年半載的就回去交差了事了。

雖然這些話朱久興和李復順不可能完全相信,但是探子每天傳報,李祺行軍確實非常緩慢,平常一日的行程,他要走上三日。如此,就給義軍足夠的時間做準備了。他們心裡也就不那麼著急了,因為不著急,談判的條件便會想得非常詳細,各自都不想自己這邊吃虧,每每為一點小事爭論不休,耿諸葛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耿諸葛說道:“大家千萬不要中了李祺欲擒故縱之計啊!”

儘管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因為情況不是迫在眉睫,他們也並不在意,依然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有人將這一訊息快馬報給了李祺,李祺暗暗高興,然後叫過田久和張奎,秘密交代了他們一些話,然後對他們說道:“你們一定要喬裝打扮,切不可被人認出來,到時候會有人去接應你們,得手後快快返回。”

田久二人領命。回到各自住處喬裝打扮一番,出了營盤,往義軍盤踞的河南南陽一帶而來。

義軍之所以一直盤踞在河南南陽一帶,主要得益於南陽守備朱重九。

朱重九是南明的降將,曾多次和朱久興等人見面,承諾只要義軍不在南陽動作,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在南陽這個地方休養生息。

上次和胡安會戰,就發生在離南陽不遠的襄陽一帶,當時南陽守備知道胡安中了埋伏,卻遲遲沒有派兵援助,可見他一心為義軍做事,成為了義軍在當地的保護傘。這也是明順兩股義軍一直很難談攏的原因之一。

順義社一直以明義社實力不如順義社為由,要再掌聯軍指揮權,明義社則以我有良好的退路,能打則打,打不得我還可以遁地藏身。順義社就說,上次被困你們怎麼不就地遁地藏身呢?這句話揭了明義社的短,激起明義社的人的憤怒,差點打到一起,耿諸葛好歹勸住大家,說道:“如今大敵當前,你們不尋思如何合作,共同破敵,卻在這裡為小事爭吵,如此,豈不是給清軍滅我們的機會。”

明義社說道:“上次你們已經擁有過一次指揮權了,這次必須由我們指揮。”

順義社說道:“我們人多,不可能交給你們指揮,一但指揮失利,我們可損失不起。”

雙方再次不歡而散。

耿諸葛獨自來到臥龍崗上,想起三國時期曾在此躬耕田畝的諸葛孔明,心中不免悲慼,當年孔明蒙劉備三顧相請,可謂遇到了明主,後來輔助劉備三分天下。想想自己,也是飽讀詩書,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可惜無緣明主,雖然現在委身明義社義軍,但是他便觀諸人,無一有帝王之材,這些人早晚被清庭所滅,可是,不委身於他們,又能何往呢?

正當他思想之時,忽然有四五個人從暗處突然躥了出來,用一個布袋將他套住,隨後用繩索捆紮結實,抬上一輛馬車,飛馳而去。

朱久興見耿諸葛一夜未歸,忙使人四處尋找,大家找遍各處都沒有耿諸葛的身影,卻在去順義社駐地的路上發現了一隻耿諸葛的鞋子,因此有人認定耿諸葛一定是被順義社的人給綁走了,說道:“此事一定是順義社的人所為,走,我們去找李復順他們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