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彥奇沒想到自己竟然是名滿京城,傾了城又傾了國的美女陳圓圓的孩子。

若當初沒有陳圓圓,闖王的軍隊也許根本就攻不進北京城,若沒有陳圓圓,或許當初的吳三桂也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若沒有陳圓圓,或許此時的天下便不是大清朝的天下,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陳圓圓竟然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柳彥奇當年藝成下山,偶然得遇總舵主李復順,並加入了順義社,在順義社聽聞當年吳三桂就是為了陳圓圓才引清兵入關的,劉宗敏也是因為陳圓圓才激怒胡安的,胡安也是因為陳圓圓才投降滿人,開關獻城的,那時候自己特別討厭這個女人,曾一度認為此人就是紅顏禍水,沒想到,這個紅顏禍水竟是自己的生身母親。這讓他心裡一時有點難以接受。更何況,自己的生身父親竟然是劉宗敏,而且是在以強凌弱,強佔自己母親陳圓圓的情況下有的自己,立時一種恥辱感自柳彥奇心頭升起。

柳彥奇慢慢地低下了頭。

周媽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說道:“孩子,你母親一個柔弱女子,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她是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也是無法決定你的命運的,自從丟了你之後,她便每日吃齋唸佛,祈求你能夠被好心人救走,活下來,長大成人。你母親也因平西王吳三桂非要置你於死地,而對平西王心灰意冷,沒多久便落髮出家了。”

柳彥奇哽咽著說道:“那她現在還好嗎?”

周媽說道:“還好,我每次去看她她都會提起你,這麼多年來,她對你一直念念不忘,她一直覺得你還活著,也覺得你一定會去找她,就是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她活下來的。”

柳彥奇說道:“那她現在在哪兒?”

周媽說道:“你母親現在在昆明歸化寺出家修行,法名“寂靜”,她非常惦念你,你若能去看看她,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柳彥奇說道:“無論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她畢竟是我的母親,這些年來,我也一直在尋找著她,我一定會去的。”

周媽感動得留下眼淚來,說道:“當年都怪我沒有計劃周祥,否則也不會有你們母子的離別之苦。”

柳彥奇說道:“您老切不可自責,當年若不是您冒險掉包,可能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您老人家是我的救命恩人,請受柳彥奇一拜。”

說完話跪倒下去便要叩頭,周媽忙上前將他扶住,說道:“當年王妃對我不薄,我冒死幫她也算是回報與她,談什麼大恩,你若真心念著我的救命之功,就早早地去趟雲南,看看你的母親,她一個人過的很苦。”

柳彥奇答應道:“放心,我會盡快前往雲南的。”

屋中二人的一番話,聽哭了屋外一人,誰呀?李祺唄。

原來,李祺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看著柳彥奇離開了統領府,便隨後換了裝束尾隨而來,在他們屋中談話之時,李祺一直藏在屋外偷偷地聽著。見柳彥奇果然找到了自己的生身母親,心中即替他高興,也為自己悲傷,因為自己的父母都死於戰亂,自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她們了,甚至連她們的模樣也都記不起來了。因此心中傷感,也落下淚來。

李祺聽著屋裡周媽說要回府了,忙撤身離去。

柳彥奇送走了周媽,在小屋裡又平了平心態,這才起身回統領府。

一夜無話,轉過天來。

李祺和柳彥奇剛到提督府,就有宮裡的太監過來傳旨,讓李祺和柳彥奇早朝過後到武英殿外後旨。

二人不敢耽擱,把衙門裡的事交代一番便往宮裡武英殿而去。

二人一路上揣測皇上召見他們是為了什麼事?柳彥奇也是不知。李祺說道:“莫非有什麼大的任務不成?”

二人來到武英殿外等候不多時,有太監出來宣召覲見。

二人來到殿內,見皇上正位就坐,便忙上前行跪拜大禮。

二人禮畢,康熙小皇帝說道:“二位卿家平身。”

李祺上前一步說道:“不知皇上宣我們二人前來有何旨意?”

康熙說道:“前日柳彥奇大敗唐摩提為我大清挽回了顏面,我本來想封他為官,可是他不願意,因此只封了他一個小小的龍禁尉,朕心深感不安,英雄不愛為官,那必愛寶器,”說著話,拿起身旁的碧水劍接著說道:“朕見你也是愛劍之人,這把寶劍沉睡深宮已經多年,今日朕就割愛把它賞賜給你了。”

柳彥奇沒想到皇上會把寶劍賞賜給他,一時間愣住了。

李祺反應奇快,急忙用臂肘碰了柳彥奇一下,小聲說道:“還不趕快謝恩。”

柳彥奇這才回過神來,忙跪倒謝恩,接過寶劍。

康熙又說道:“李提督,為了鞏固我大清朝的統治,朕決心削藩,尚可喜和耿精忠都表示願意接受削藩,只有平西王吳三桂遲遲沒有迴音,此人頗有心機,而且手握重兵,又坐擁雲貴重地,朕深感不安,為了探他虛實,朕決定命你派人前往昆明,將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和軍事部署都調查清楚,好讓朕心裡早有打算。”

李祺聞聽此言心說正合我意,我正愁沒有藉口派遣柳彥奇去雲南,讓他有機會去和母親相認,皇上讓她安排人去昆明,這不正是大好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