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康熙無奈之下,接受了準格爾部使臣策旺阿拉布坦提出的挑戰。
索額圖說道:“挑戰雖然接受,但是,葛爾丹三萬精騎陳兵邊境不能不防。”
康熙小皇帝說道:“這個我早已有了打算,昨日已經命人秘密快馬加鞭去調開封知府蘇合爾泰,令他秘密帶領三萬精兵前往防備,同時我又密信一封快馬送往駐紮在科爾沁部的多苛裡將軍,命他聯合科爾沁部親王莽古斯一起陳兵在喀爾喀邊境,如果葛爾丹膽敢造次就兩路一起進兵,將葛爾丹拿下。”
索額圖說道:“皇上聖明,原來皇上早有打算,只是,我聽說那科爾沁部親王莽古斯早就和葛爾丹有所勾結,那葛爾丹為了進攻喀爾喀,多次派人送金銀珠寶等物給科爾沁部的親王莽古斯,他知情不報,而且不去援助喀爾喀各部,此人可信度不高啊,皇上。”
康熙小皇帝說道:“此事我也早有耳聞,我因此在給他的信中講明瞭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他能夠領悟。如若不能夠領悟,我也只能使出我的殺手鐧了。知道我為什麼一直將多苛裡放在科爾沁嗎?就是防止科爾沁部叛變,多苛裡我早就受命於他,關鍵時刻可以擒王攘夷,先斬後奏。莽古斯私通葛爾丹,收些好處也就罷了,若真敢和葛爾丹串通一氣,那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索額圖從心眼裡佩服起這位小皇帝來,果然處事不驚,遇事果斷,料敵於前。
索額圖再次來到驛館,向準格爾部使臣策旺阿拉布坦詢問如何比武,和比武的規則。
策旺阿拉布坦說道:“比武共分三場,第一場咱們比騎射,滿人也是騎在馬上打天下的,我們就在馬背上先一決勝負。第二場咱們比力量,我早就聽說你們滿人布庫很厲害,那咱們就看看到底是誰的力量更加強大,第三場咱們比武功,征戰沙場,主將沒點本事可不行。規則原則上一對一,以一方服輸為止。但是為了讓我們各自的勇士都有機會發揮,咱們每一場都以一天為限,哪方最終取得勝利哪方便算贏了此局如何?”
索額圖說道:“那好,就如你所說,咱們三場兩勝定輸贏。”
索額圖回奏康熙小皇帝,康熙小皇帝一邊吩咐人按準格爾使臣的要求去教軍場搭設擂臺準備一切比武事宜,一面與大臣們商議如何去贏這三場比賽。
布庫好說,康熙擒鰲拜時招進宮裡的布庫依然都在,而且從未停止訓練,如今已經都很成熟了,從他們中間挑選精銳就可以了。
騎射只能從教軍場中各位將軍們中間選拔了。這些將軍平日都精習騎射,各個都是百步穿楊。
最難選的是精通武功的高手了,康熙小皇帝當然最先想到的人是馬思明,他不光武藝高強,而且還有寶刀相助,可惜他告假去了四川,還沒有回京。如今之計只能首選內務府總管多隆了。
一切安排妥當,康熙便吩咐擇日開場比試。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說平西王之子吳應熊奉旨進京完婚,已經離京城不遠了,特派快馬前來通報。
康熙小皇帝說道:“此時大家都在忙著和準格爾比武的事,暫時沒有時間操持他們的婚禮,就讓禁衛軍都統李祺先接待一下吧,等過了比武之後再擇日給他們完婚。”
李祺接到聖旨不敢怠慢,吩咐手下多人,派隊伍出城幾十裡相迎。自己也充分準備之後隨後趕去。
李祺之所以這麼重視這次迎接,也和吳應熊的身份有關。他知道平西王吳三桂勢力龐大,而且野心勃勃,不是久居人下的主,李祺如此重視迎接吳應熊,就是想拉近和吳三桂的關係,以備自己日後發展之用。
吳應熊也早就聽聞京城新上任的禁衛軍都統李祺,那可不是一個普通人物,此人頗有心機,而且聰敏過人。離開雲南的時候,平西王就曾囑咐過吳應熊,到了京城之後一定要多結交權貴能人,尤其是皇帝身邊炙手可熱之人,以備日後能有所用。那李祺聲名早就遠播在外,吳應熊豈有不結交之理。
讓吳應熊沒有想到的是,來到京城,最先見到的人竟然就是李祺,而且還是奉皇命親自出城來迎接自己的,更是喜出望外。正好藉此機會結識此人,以為父親日後舉事之用。
李祺和吳應熊二人一見如故,甚是投緣,一起見過禮後,並駕齊驅,一起進了北京城。
吳應熊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因為要與建寧公主完婚,早已經派人裝飾一新,但是李祺堅持要吳應熊先到自己的統領府,說為他接風洗塵。
吳應熊為了拉攏李祺,便爽快的答應了,他吩咐大部分隨從自行回府,自己只帶了幾名貼身侍衛和自己的乳母一同去了統領府。
李祺隆重的接待吳應熊之事暫且不提,再說準格爾部與大清朝比武之事。
清晨,各部人馬都按時來到了教軍場,康熙小皇帝正中坐在臨時搭建的觀摩臺上,兩邊坐著諸位大臣。側面留給準格爾部的使者策旺阿拉布坦等人。
策旺阿拉布坦高昂著頭目空一切地走進教軍場,來到東側坐下。
這時,旗牌官宣佈比武開始。
首先出場的是準格爾部的騎射高手,快馬三箭支支命中。
索額圖命人出戰,這邊的將軍也不示弱,三箭三中,且比準格爾部的高手還要精準,場中立馬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策旺阿拉布坦撇了撇嘴說道:“不要高興得太早,咱們是以一天為限。”
說完命令另一位高手出戰,果然更勝一籌。索額圖也派出了另一位將軍,又勝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