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三教寺內 老僧話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思明跟隨知客僧人來到寺內,先入佛堂參拜了諸路大佛菩薩,然後到後院一處供奉殿內。
來到裡面一看,牌位架子上共擺放著二十幾個牌位,正中居首的牌位上寫著“伏波將軍馬援之靈位”,下一排兩個牌位,左邊牌位上寫著“石宣撫使馬千乘之靈位”右側牌位上寫著“忠烈侯秦良玉之靈位”。
馬思明看罷,心中不免一陣酸楚,忙雙膝一彎跪了下去。連叩三個響頭。
這時身後傳來一老者的聲音,唸了聲“阿彌陀佛”之後說道:“讓施主久等了,施主要祭拜秦將軍請隨我來。”
馬思明聞聲忙起身說道:“主持稍等,我先上幾柱香然後再去。”
說完話,馬思明讓知事僧人拿過來供品等物,一切擺放完畢,再次跪倒在地叩首行禮。
禮必,起身和老主持一同往後山而來。
原來這三教寺的後山三面高山異常險峻,難走行人,三面高山環繞之中有一塊平地,約六七百畝的樣子,秦良玉的墓地就建在這塊平地之上,前面唯一的出路上建著三教寺,與那三面天然屏障共同保護著這塊墓地。
來到墓前,馬思明見高大的石碑上刻著銘文,正中刻著五個大字“秦良玉之墓“,旁邊小字刻的是:“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掛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貞侯”。
馬思明看罷心中一陣悲慼,未等供品擺放完畢,已經跪倒下去,淚水模糊了。
主持帶著一班僧眾分列兩旁,誦唸經文。
那主持一邊誦唸經文一邊偷眼看著馬思明,見他如此悲慟,與往日來祭拜的客人大不相同,心中感覺納罕。
佛事完畢,主持讓馬思明回寺院休息,馬思明說自己還想在這裡再待一會兒,讓主持和眾僧人先行回去。
主持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應允了。
待主持和眾僧人離開後,馬思明這才悲呼了一聲“母親”,撲倒在墳頭慟哭起來。
哭罷,馬思明從背袋中取出金光刀來,雙手舉起說道:“母親,此刀曾是母親所用之物,現在此刀回到兒子手中,今日兒子就在母親墳前一舞,以慰母親在天之靈。”
說完話右手握住刀柄,左手輕輕一按卡簧,金光刀“鏜啷啷”一聲嘯響,已經脫鞘而出,同時,金光四射,兩條游龍飛騰開來。
這一切看在躲在遠處偷看的主持眼裡,心頭一驚,不由自主地說了句“此人莫非是他”。
馬思明舞罷,金光刀歸鞘,收回他的肩袋之中。這才往寺院中來。
主持迎了上去說道:“馬施主請隨我來。”
馬思明被老主持帶到了一處禪房之中,依次坐定,老主持說道:“請問施主從哪裡來?為何上山來祭拜秦將軍?”
馬思明說道:“在下從京城來,因和秦將軍有些淵源因此前來拜祭。”
主持搖了搖頭說道:“施主並未和老衲實話實說。”
馬思明說道:“主持何出此言?”
主持說道:“自從我第一眼看見你我就覺得你特別像一個人。”
馬思明說道:“主持看我像何人?”
主持說道:“特別像秦將軍,也特別像馬將軍。”
馬思明說道:“是嗎?可能形像吧。”
主持說道:“你剛才在秦將軍墓前所舞的寶刀公子從哪裡得來?”
馬思明便將寶刀的來歷簡單介紹了一番。
主持說道:“那就對了,那就更對了。”
馬思明說道:“什麼更對了。”
主持說道:“這把金光刀原是秦將軍的護身之物,後來被她的副將偷走,致使秦將軍被俘,後來慘死。前不久有訊息傳來說,京城有一少年,憑藉金光寶刀的威力破了鰲拜的金絲鎧甲,我聽後非常納罕,這把金光寶刀當年被四川巫師施了巫術,除了馬家後人,無人能夠喚出這金光刀的真身。就算他得了這把寶刀,也不能讓它發揮它的神奇力量,只有馬家的後人才能喚出這把寶刀的真身,才能讓它盡展芳華。”
馬思明說道:“還有這樣的巫術?我聞所未聞。”
主持說道:“當然有了。秦將軍當年被俘,她唯一的後人也被叛將給殺害了,這把金光刀也就成了一把廢刀,除非那位巫師解除它的巫術,否則無論是誰得了它都不能讓它發揮威力。可是,那位巫師為了此刀不至被惡人所用,就在秦將軍遇難當日自殺身亡。沒想到,十幾年後居然有人能夠喚出金光刀的真身,並且除掉了鰲拜,如此,秦將軍在天有靈也該安息了。這個訊息傳到這裡,我當時就想,秦將軍的小兒子被叛將殺害了,那喚醒金光刀的會是什麼人呢?莫非當年秦將軍的小兒子並沒有死?今日我見了你,又見你舞出了金光刀,我敢料定,你一定就是了秦將軍那個小兒子。”
馬思明見老主持將所有來龍去脈都說的清清楚楚,便不敢再隱瞞自己的身份,忙說道:“您老所料不錯,我正是秦將軍的小兒子馬思明。”
老主持聞聽此言已是老淚縱橫,說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好!好!馬家有後,秦將軍有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