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寶刀破甲鰲拜認罪(第2/2頁)
章節報錯
康熙皇帝怒道:“三十條罪狀全都證據確鑿你還說不知罪,看來,朕無需把你交審了。索額圖,擬旨昭告天下:鰲拜逆惡種種,所犯三十條罪均為重大,立即革職,凌遲處死。其親子兄弟皆斬。妻並孫等為官奴。所有家產全部查沒。其族人,有官職者及在護軍者均革職,各鞭一百發配邊疆。”
鰲拜聽聞康熙要將自己凌遲處死,心中不免驚駭,掙脫了這十幾名布庫的拉扯,站起身來說道:“我鰲拜自從從軍以來,這大半輩子,哪一天不是在為你們愛新覺羅家打天下,哪一次南征北戰我不是身先士卒,你看看我身上的傷,你看看我身上的傷,我身上的傷又比凌遲能少幾刀?我在朝中是專橫跋扈了一些,可是自古以來,哪朝哪代之臣不是爾虞我詐,你爭我鬥?如果我鰲拜不是心狠手辣,恐怕早就死在別人之手了。我鰲拜好歹也是託孤之臣,你居然說要將我凌遲處死,來吧,來吧,你看看我身上的傷,還有你玄燁下刀的地方嗎?”
剛才馬思明一刀削開了鰲拜的金絲鎧甲,也同時削破了鰲拜的貼身衣裳,加之剛才這幫小勇士們捆綁之時的一頓撕扯,他此時已經幾乎是上身全裸。鰲拜的面板上果然是傷痕累累,傷疤縱橫交錯如同蛛網。
康熙看罷說道:“既然如此,索額圖,念他身體傷痕累累,把凌遲處死改為斬立決吧。”
其實康熙並不是真的想殺了鰲拜,因為鰲拜在朝中根深蒂固,他若死了,搞不好會激起更大的譁變,他這麼做其實是想嚇唬嚇唬鰲拜,讓他承認罪責,鰲拜只要自己承認了自己有罪,那他的那些黨羽們便沒有藉口發難了,這樣有利於康熙掌控朝堂,控制局面。
索額圖早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見皇上如此說上前說道:“皇上,鰲拜對大清朝確有大功於前,雖然論罪當斬,若他能夠知錯悔過,臣斗膽請皇上免除他的死刑。”
康熙皇帝說道:“可惜此人並不知罪。索額圖,無需再為他求情了,為免夜長夢多,立即執行吧,同時傳朕的旨意,連夜抄家,無論男女老幼,全部入獄。”
康熙的話一說完,這幫小勇士們便已經收到了康熙遞過去的眼色,便一擁而上,向外拖拉鰲拜。鰲拜自然不想就死,腳步拖拉不肯出去。
馬思明上前一步說道:“皇上,臣馬思明願意親自執刀為鰲大人送行。”
康熙小皇帝說道:“準了,馬教頭,你就用朕那把刀送鰲拜上路吧,做的乾淨利索一點,不要讓他痛苦。”
馬思明說道:“請皇上放心,我馬思明一定會給鰲大人一個痛快的。”
說著話,馬思明跟著小布庫們一起向外面走去。
索額圖在一旁一直在拿眼睛盯著鰲拜的一舉一動,他看見鰲拜步履拖沓,知道鰲拜並不想死,只要他不想死,那事情就好辦。
這時,小布庫們拉住鰲拜使勁的往外拖,邊拖還邊說:“用不著磨磨蹭蹭的,你以為你磨蹭就能夠免你一死嗎?”
索額圖看在眼裡便知鰲拜心裡防線已經崩潰,於是上前攔住這些小勇士們說道:“鰲大人,保命要緊。”
鰲拜站定,似有所思。
康熙說道:“鰲拜,你若勇於承認這三十條罪責,朕念你有功於社稷,可以免你死罪。”
鰲拜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若是自己認罪,你就可以拿此去安撫朝堂,我若不認罪,明日朝堂之上必將混亂。”
康熙也說道:“你說的一點沒錯,但是我今日既然敢動你,我自然還有安撫朝堂之良策,但是,你鰲拜今日要是不認罪,明日發生的任何事你都不可能看到了。”
索額圖說道:“請鰲大人三思。”
其實鰲拜心裡知道,康熙今天敢對他下手,那絕對不是偶然,一定是早就謀劃好了的,無論自己認不認罪,這個罪他都領定了。自己死了倒也沒什麼,他自從從軍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自己若是不認罪,勢必連累家人和族人。
鰲拜想到這裡說道:“我鰲拜並不怕死,我若認罪,皇上能否饒過我的家人和我的族人?”
康熙說道:“只要你肯認罪,免死,家人族人免罪。”
鰲拜低下了頭,說道:“那好,我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