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起駕回宮可急壞了一個人,誰呀?藏在屏風後面的李祺。李祺心想:今天小皇帝出宮來還只帶了兩個貼身侍衛,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此時若不舉事,那可是在坐失良機,這要是放走了小皇帝,那就等於放虎歸山縱龍入海,再想拿住他那比登天還難。

李祺心中想著,手中便握緊了劍柄,寶劍便已經慢慢地開始出鞘,準備不等鰲拜發號施令便要帶人衝將出去。

一旁柳彥奇看得明明白白,連忙上前按住了李祺的手,小聲說道:“大人不可。”

李祺回頭怒道:“此時不動,恐再難有機會。”

柳彥奇說道:“無令而動,為官之大忌,何況……”

說到這裡柳彥奇指了指康熙身側的馬思明。

這時李祺才看清楚,原來和康熙小皇帝同來的護衛之一竟然是馬思明,李祺立時猶豫了。頃刻的猶豫,就眼看著他們一行五人走出了鰲拜的寢室,再想動手已經失去了最佳良機。

康熙離開後,李祺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說道:“鰲大人,剛才多好的機會,為何遲遲不肯動手?”

鰲拜說道:“我看小皇帝對我並無戒心,剛才他見我袖中藏刀都未生猜忌,我鰲拜怎能就此將他除掉,擔此弒君的罵名,容我再觀察些時日再做定奪。”

李祺嘆道:“鰲大人,恐怕以後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說完這句話也不辭行,帶著手下人憤憤而去。

康熙回到宮中立刻宣索額圖進宮,把剛才在鰲拜府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那索額圖也是驚出一身的冷汗,說道:“聖上今日之事太險了,若不是皇上反應機敏,那鰲拜必會發難,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多隆說道:“想那鰲拜必是早有準備,否則怎麼可能在養病期間,還藏一把刀在身上。”

馬思明說道:“若只是鰲拜袖中藏了一把短刀倒也不足為慮。”

索額圖說道:“馬教頭此言何意?”

馬思明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屏風後面早就埋伏下了很多高手,只待鰲拜一聲令下了,幸好皇上機敏,成功化險為夷。”

康熙小皇帝也說道:“我也感覺到了,一進鰲拜的寢室,我就感覺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我們,所以,我才故作鎮定地說滿人刀不離人人不離刀的。”

索額圖聞聽再次大吃了一驚,說道:“如此看來,鰲拜反心已有,只是他還沒有下定這個決心,此人不除,皇上豈能安枕。”

康熙小皇帝說道:“我原本只是想剝了他的權,畢竟他是三朝元老,這麼多年為了大清朝也是披肝瀝膽,可是此人野心勃勃,若不盡早除去,日後必將為患。”

索額圖說道:“皇上,鰲拜黨羽眾多,除之不易。”

康熙小皇帝說道:“索大人,鰲拜雖然黨羽眾多,但這些朝臣大多都只是屈服於他的淫威,並非真心跟著鰲拜,他們平日裡也都是深受鰲拜欺凌,只要鰲拜一倒,他們會立刻反過來支援我們的。”

索額圖說道:“那聖上打算如何扳倒鰲拜?”

康熙小皇帝說道:“當然是擒賊先擒王了。”說完這話看向馬思明,說道:“馬教頭,到時候就看你和你訓練的這些布庫們了。”

馬思明說道:“請皇上放心,我會全心全意教會他們擒拿要法的,只要一有機會,拿下鰲拜不成問題。”

康熙小皇帝說道:“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人,朕相信你有這個實力。等事成之後,朕一定重重的賞你。”

索額圖說道:“皇上,接下來有何打算?”

康熙小皇帝說道:“繼續放任他,讓他感覺不到我對他的威脅,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他的戒心,只有他完全放下戒心,我們才能有可乘之機。”

鰲拜自從康熙小皇帝前來探視過後,每天上奏表一章,說自己身體已經日漸康復,不日就可上朝了,那些鰲拜的黨羽,接到鰲拜的指令,也開始重理國事,朝堂上暫時恢復了平靜。

果然沒過幾日,鰲拜上表說自己已經痊癒,便來上早朝了。

自從鰲拜康復上朝,每遇決斷之事,康熙都會說:“鰲少保意下如何?”

鰲拜於是便奏明自己的看法,康熙每次都會說:“鰲少保所言極是,就依鰲少保的意思辦吧。”

如此下來,讓好多官員都以為鰲拜借病已經讓康熙無計可施,以後鰲拜必將獨攬朝綱,於是紛紛倒向鰲拜。這讓鰲拜更加驕橫。稍有不順自己心者,必遭他誣告查抄。

康熙為了進一步讓鰲拜對自己放下戒備之心,甚至有時一連幾日都不上朝,凡有事問,就說:“請鰲少保定奪就是了。”

鰲拜越發得意,他哪裡知道,一張大網此時已經將他牢牢地罩在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