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明一晃已經進宮任職好幾天了,他並不懂摔跤之術,只是每天教這些比自己小兩三歲的大孩子一些擒拿之術而已,日子過得倒也清閒。

這些小布庫們面對這個沒大自己幾歲的總教頭,心中總有些不服氣,於是他們私下裡商量,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居然小小年紀就敢給他們當總教頭。

馬思明早就看出來了他們的心思,於是便留心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這一天,小布庫們商量好了,在馬思明到來之前故意佈下了許多機關陷阱,他們想給馬思明一個難堪,看看他到底配不配做這個總教頭。

首先是飛繩擺木,飛繩擺木就是將一根大木頭用繩索綁起來,懸在暗處,然後佈下暗繩,只要馬思明進來一觸碰到這根暗繩,大木頭就會突然從暗處迎面襲來。

馬思明是何等身手,加之他早有防備之心,這一關被他輕鬆而過。

第二關是天網地坑,天網地坑就是事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裡面插上竹籤等物,然後在上面蓋上覆蓋物,只要人一踏上去便會立馬墜入坑中,同時,上方還會落下來一張大網,任憑你武功再高,也難以逃脫。

馬思明本身練就的就是江南燕子門的輕身功夫,他豈能落入地坑之中,那天網也同樣沒能將他罩住。

第三關便是人海戰,這些小布庫們商量好了,如果馬教頭能夠闖過前兩關,那大家就一擁而上,量他就是一頭猛虎,也無法抵禦這一群狼,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把他抱住摔倒,讓他顏面掃地。

馬思明不光輕功好,內功修為也是非常深厚的,他見這群小布庫們要用這人海戰術,他豈能容他們近身,他一沉丹田氣,內力上提慣於手掌之上,一招“佛光普照”便將他們盡數震得飛了開去,如此,所有小布庫們無一不心悅誠服,全都拜倒在地,願意虛心接受馬教頭的指點。

這些小布庫們各個生龍活虎,而且技藝嫻熟,摔打能力本就練得爐火純青,加之馬思明指導他們擒拿之術,更是如虎添翼。

這些人都練得非常好,唯有一個年齡最小的布庫,名叫鄂博哏,因為身材比其他人矮小,經常被其他布庫們當陪練摔打,此人特別頑強,總是一副不服輸的樣子,與其他人進行周旋。

康熙見他人小力單,幾次想把他送出宮去,但都被他苦苦哀求,無奈只好將他留了下來。

馬思明自從接管這些布庫們,便喜歡上了他,每有閒暇,便單獨指教他一些技巧。

這名小布庫非常虛心學習,他不滿足於摔跤和擒拿之術,見馬思明武功高強,便央求他教他武功,馬思明因為喜歡他,便把自己所學的一套少林拳法傳授給了鄂博哏,這小布庫很快就掌握了這套拳的要領,把這套拳法練得是爐火純青,讓他在跟其他布庫們比試,便有了些許勝算。

康熙小皇帝沒有想到,當初自己心軟留下了小布庫鄂博哏,居然留對了人,這小布庫鄂博哏後來給他的大清朝挽回了好大的顏面,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馬思明天天都能見到康熙皇帝,看上去這位康熙皇帝並不怎麼勤政,除了每天應付早朝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後宮裡泡著,不是和這些年輕人摔跤,就是和馬思明、多隆探討武藝,經常切磋。

康熙皇帝武功也是不錯,但是和馬思明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就連多隆他也比不了,不過每次切磋,多隆都假意敗給康熙皇帝,最好的成績也就是打個平手,馬思明卻從來不這麼做,每次都將康熙皇帝打得很慘,然後指導他哪些地方應該注意些什麼,康熙皇帝倒也不計較輸贏,虛心聽他講解。

多隆這時候就打趣他說:“以馬兄弟的武功造詣可以做帝師了。”

康熙皇帝哈哈笑道:“嗯嗯!多隆,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可以考慮給他加官進爵了。”

馬思明可不想做什麼帝師,更別說什麼加官進爵了,連忙說道:“並非思明武藝精湛,而是皇上虛心好學罷了,若皇上這麼想那思明以後也學多護衛,處處禮讓皇上就是了。”

康熙笑道:“也罷也罷,只要你幫朕好好訓練這些布庫們朕自當會好好的封賞你的。”

這日,康熙皇帝在武英殿約見馬思明,馬思明來到時屋裡只有康熙皇帝一人,沒有隨身太監、宮女,也沒有貼身的護衛,馬思明甚感奇怪。

馬思明進得大殿來見過康熙皇帝,見他一臉的憂鬱便問道:“皇上這是為了何事憂心?”

康熙說道:“還不是為了鰲拜……”

今天多費一點唇舌,說說鰲拜的生平,讓大家瞭解瞭解這個康熙初年最令康熙頭疼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