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人拔劍,她才幽幽地看了他一眼。

“在我這裡的,沒人不愛聽故事。客人不愛聽,那就只好請走了。”

一樓逐漸恢復了平靜。所有人也在好奇方才替他們出了口惡氣教訓那大塊頭的人到底是誰。

只有小二收拾桌子的時候發現了在地上突兀出現的、崩裂的兩顆核桃殼和幾顆細碎的堅果。

一下子就知道是哪位“路聽不平,拔桃相助”了。

歸謙將最後一點堅果認真吃完,鼓起腮幫子的時候活像一隻松鼠。

好似在若無其事地摸著下巴,圍觀眼下發生的事。

卻沒人發現他蹙起眉警惕地四周,留意徒起的殺氣,久久盯著門外。

歸謙和雲夏不愧是同門師姐弟,剛剛在那人反駁說書先生之時就挑出最硬的核桃殼,夾雜著幾個堅果,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精準擊中了那人的後背與手背。

無聲無息不露破綻,佩服佩服。

待小二替說書先生換過熱茶後,有人又問:“先生,別的先不說,那清泉莊到底怎麼了?還講不講了?”

“唉!急什麼,這不都怪那人打亂了我麼?”

說書先生一臉嫌棄,好好的心情都壞了,越想越覺得無語,最後大手一揮:

“算了算了,今日不講了!興致都沒了!”

在座的人噓聲四起,有人一聽他不講了,便也都逐漸散去。

唯獨剩下有幾個人看著他收拾東西,問他:

“嚯,明明是你提了我們興趣,又不講了。清泉莊被滅了門都不管啦?!”

歸謙跟雲夏也尋了更前的位置,等著聽那說書先生再說多一些。

來滿客棧這樣有名的俗世落腳點,訊息自然是最靈通的。

準不準確另說,起碼訊息源廣泛。

“被滅了就滅了唄,怎麼,你有能力去查真相?不說就不說!”

說書先生今日心情著實不好,說話都像刺蝟,沒好臉色給別人,什麼都不理。

這話說的在理,大多數人還是寧願明哲保身,不摻合俗世俗事。

待幾個人又散去,只剩下歸謙和雲夏,兩人對視一會。

歸謙便上前向說書先生抱拳道:

“先生,實不相瞞,我與師姐特來來滿客棧就是為了聽白先生這一副好口才。”

“剛才聽先生說話正入迷,遺憾聽不到後續。我這人呢,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還望先生能告知一二……”

他邊說邊遞上了一隻小銀袋,向說書先生道:“不成敬意。”

打聽訊息的規矩,歸謙還是懂的。

想要向百曉生或與百曉生有關係的說書人套點話,尋常的銀子還是不夠的。

畢竟他們都要說出去。

如果要套別的訊息,只要用點特殊的、與金銀等價的寶物交換,就能得到他們不會說出去、專門拿來賣的情報。

這位看似平平無奇的說書白先生,能被老闆娘重金挖來也不僅僅只是因他口才。

自然,也因他常跟許多知情人來往,才能編出不少俗世風流事吸引來客。

那說書先生果然回頭看了他們一眼,知道他們是有些懂行的人,氣也消了不少。

接下了銀袋點頭應下,“這二位少俠,要問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