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荷被推搡著沒法,只得聽從自家小嫂子的吩咐,不過臨了被推出灶房門的時候,看到剛剛自己進門時,順手放在了門邊雜物架子上的菜刀,宋夏荷二話不說,抓著菜刀就抱在了懷裡。

於蘇也沒顧上這一茬,推走了人,她迅速返回,極快的舀了一瓢水潑進灶膛中,而後就開始行動。

把還盛放著滿滿一缸子水的大水缸,利索的蓋上蓋,而後縮小;

碗櫃上頭的碗盞杯碟,下頭的鍋盆、米缸、麵缸,隨著碗櫃一併縮小;

連灶上的鐵鍋陶鍋,砧板刀具,她也一併縮小;

而後抓過一隻木桶,把東西從重到輕的依次快速放入,最後連帶著木桶也連帶縮小,拿上個敞口的陶壺把木桶裝進去,兩個器皿中間的空隙,於蘇再塞滿防止抖動的黃豆,裝穩當了這才一把抱在懷裡,人就衝出了空蕩蕩的灶房,正好小相公跟二妹妹也從柴房裡衝了出來。

三人匯合,宋興林忙過來接於蘇懷裡的陶壺,在於蘇連喊著穩著點別撒了的聲音中,宋興林心領神會,把東西穩穩放到揹簍最底下,上頭還壓了東西,確保東西不會殺漏出來,三人這才快速出發。

宋興林一左一右的牽著小妻子與妹妹,從改河街跑到三元巷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通知完百姓後沒隨著縣令走,反而是匆匆返回來領著家小跑路的趙叔一家。

雙方會和,跑到三元巷口的時候,又碰到了抱著小孫女,跑的跌跌撞撞的馮家老太。

畢竟是熟人,又一起住了大半年的,既然碰到了,自然得幫一下,於蘇趕緊示意宋興林過去幫忙。

宋興林猶豫了再三,還是得到了於蘇的保證說,自己一定乖乖待在他身邊,保證一步都不落下後,宋興林這才不放心的上前,一把搶過了馮老太懷裡的小妞妞抱起,當場驚的馮老太差點沒瘋。

好在看到搶孫女的人是宋興林,又見自家被嚇到了的小孫女,雖然打著哭嗝,卻乖乖窩在宋興林懷裡變老實後,馮老太才大鬆了一口氣,嘴裡感謝連連。

此刻也不是道謝的好時機,於蘇跟宋夏荷姑嫂二人趕緊上來,一邊說話,一邊扶住馮老太,跟開路的宋興林身後,與在揹著家當的趙叔,抱著小兒的趙嬸子,拉著大弟的梅花姐姐會和,大家一齊快速的跑起來。

三家人迅速湧入人群,順著人流往最近的東城門拔足狂奔奔,想著先從東城門出城後,再往城外地勢高的北邊山林子裡逃命去。

一路上,各色聲音交雜,喊聲,哭聲,抱怨聲,一聲高過一聲。

“啊,啊,娘,阿孃,你在哪?嗚嗚嗚……”

“嗚嗚嗚嗚,天老爺啊,天爺啊,您老人家這是不給人活路啊!”

“慢點,慢點,我兒,我兒啊,爹實在是跑不動了,兒啊,你走,你快點走,爹不走了,兒啊,爹老了,就不拖累……”

“不!爹,兒背您,我們一道走,來得及的,一定來的及的,爹,您別慌,有兒子在,您放心,便是最後了哪怕跑不過洪水去,我們父子倆也得在一塊,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兒啊,兒啊……”

“嗚嗚嗚嗚……”

“跑啊跑啊,大家快點,快點,城門洞就在前頭啦!出了城往山上去,我們就安全啦!!!”

“快,快啊,前頭的人快點,別擋道!大水都漲到南城門啦,都淹了半個膝蓋啦!大家快跑,快往高處跑……”

聲聲哭,句句喊,雞飛狗跳,人哭牲口鬧。

緊跟在宋興林身邊的於蘇,被人流夾裹著,隨著人流的湧動,如洪流一般往東城門口湧去。

通陽縣也如三江城一樣,是個依山傍水的縣城,它唯一的好處是,只在西南角有一條清溪江,而不像三江那樣,城外有三江會和。

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知道要往城門跑,好出城往地勢高的山上去,結果洪水來的太突然,除了被淹沒已無路可走的南城門,大家都一個勁的都往另外三個城門奔,可不就造成了眼下每個城門都人流擁堵的激烈模樣。

人一著急就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下,一出錯的代價是巨大的,慘烈的。

於蘇他們一行眼看著就能衝到城門口了,前方的城門洞卻發生了踩踏,倒下了一片片的人,連邊上看守的兵丁都制止不了,有人就此喪命,有人就此受傷,人群裡頓時哭聲一片,有悲慼、有恓惶,有恐懼、有尖叫,混亂的局面越發刺激的人心裡發慌,眼睛發堵,鼻子發酸,可是他們卻不能停。

看到前頭的事態不對,負責開路的宋興林果斷做出決定,他回頭看向身後的人。

“不成,不成,這裡走不通了,走,我們回頭,回三元巷,我們從巷子裡的小路繞行,從那邊直接去北城門,快走,快走!”

早知道,走最近的東城門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該當早走北城門的!

匆匆原路返回逆流而行,走的速度比來時更慢。

眼看著人流後頭有人驚恐的喊著快快快,水又漲上來了,於蘇一行越發的著急。

最後還是於蘇拉著宋興林,指著沿街店鋪小的廊沿,提醒大家緊貼著廊沿下走,又讓力氣最大的宋興林把小妞妞交給了馮老太抱著,他在前舉著隊尾趙捕頭遞上來的大刀片子開路,這才順利的從東街回到了三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