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張公公過來小聲傳話,蕭太后臉色微變,這才緩緩開口:“皇兒,哀家有幾句話想說。”

周漢景立刻停了筆,抬頭看她:“母后請說,兒子聽著就是。”

蕭太后直截了當:“寧王身邊的那個醫女,皇兒喜歡嗎?”

周漢景想也不想地就答:“說不上喜歡,只是看著順眼。”

蕭太后不解:“她是寧王的人,你又不喜歡她,何必要動她呢?現在玥太妃和寧王指不定要怎麼想咱們呢!寧王受傷之後,哀家雖說沒把他當成一回事,可到底還有玥太妃……之前,張灝年兩兄弟回來,當著一眾臣子的面前和皇上陰陽怪氣,分明就是挑釁!他們骨子裡不服,憋著主意要鬧呢。”

周漢景面色漸沉,緩緩打斷母后的話:“宮中的女人,哪有他周漢寧的份兒?那個醫女和他一樣都是不討喜的倒黴貨,兒子懶得再看一眼。兒子想要樂子,也輪不到她!”

其實他這話有點違心了,可惜沒人知道。

蕭太后不禁無奈:“皇兒你每天忙於政事,何必為他們費神!。朝廷要打仗,還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你心裡明明都清楚,今兒是怎麼了?”

周漢景目光幽幽看向別處,拿起擱在桌上的翠玉牌子把玩:“近來,老七安分養傷,玥太妃也潛心禮佛,她們母子倆這樣消停本分,反而讓兒子心裡不舒服了。他們鬧個沒完,兒子才能出手壓!總是這麼歲月靜好的,兒子不習慣!”

蕭太后皺眉:“皇兒,你就是為了激怒寧王?”

“是也不是。”

蕭太后輕嘆一聲:“玥太妃現在就在朝霞宮,等著找我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回頭我送點東西過去,說幾句好話,息事寧人。”

周漢景臉色沉沉,默默不語。

蕭太后思慮片刻,才道:“皇兒,寧王這麼一直留在宮中,也不是個辦法。不如……讓他出去吧。”

“為何?”

蕭太后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他的雙腿已廢,折騰不出什麼花樣了。這半年多,我看著他們母子倆徒勞一場,心中出了不少氣。說一千道一萬,他們的氣數已盡,仗著張家還能打幾年仗,帶幾年兵, 且讓他們出去吧。”

“母后,您怎麼這般仁慈心軟了?”

蕭太后近來一直鬧眼病,整天不是左眼跳就是右眼跳。

她想,定是宮中有什麼不妥,有人克著她了。而且,蘭美人有孕,宮中不能見血光,御膳房用的雞鴨魚肉也都是拿到外頭料理乾淨了,才敢送入宮門。而且,她也是累了,和玥太妃陰陽怪氣的鬥了半輩子,既已經贏了,還陪她纏什麼!

周漢景聞言目光沉沉:“放他出去,往哪裡放兒子都不安心,還是擱在眼皮子底下,日日盯著,才算舒坦。”

蕭太后自然有話說:“皇兒,人言可畏!眾人的嘴,滾滾的水,想攔都攔不住。寧王受傷之後,朝裡朝外難聽的話太多了。他們擠兌皇上,我聽了也難受!我細想了想,再這麼幹瞪眼的鬥下去,實在有損皇上的顏面聲譽。讓他出去吧,眼不見心不煩,在宮裡頭鬧,鬧得翻天覆地,也就宮裡這個幾個人知道!要是敢在外面胡來,動真格的,皇兒一句話就能砍了他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