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這之間過的非常之快。

以線上idol聊天起步為基礎的bubble在這期間擴張相當之迅速,緊鑼密鼓的先是上線了線上演唱會以及線上籤售的功能。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釋出後已經初見成效。

線上演唱會的功能已經有數個組合進行試水嘗試,最近的一次便是Gidle。

怎麼說呢,因為是線上演唱會的緣故,盈利能力和線下肯定不能比,盜版情況、共用情況等等。

對比線下巡演的人數可能只有10%30%。

Gidle的線上演唱會的觀眾人數只剛剛破了萬名,票房大概是五十萬美金上下。

這個成績怎麼說呢,因為還沒有大規模的idol採用線上演唱會的形式,所以到底是高是低的資料尚不明朗。

不過也可以由Gidle這個成績側面推斷出其他團體大概的人次和票房是多少。

Gidle算是目前的當紅女團之一,雖然目前達到的成就和人氣沒有到一線的成績,但也不算差,算是較為優秀的成績。

同時,線上演唱會的盈利遠不如線下,雖然沒有租借場館和隨行團隊等等的費用,人次差太多,又要和平臺分成,線上演唱會的形式只能算是解一時之渴。

不過就目前的流感形式來說,接下來的的一年到兩年內線下演出都希望渺茫,線上演唱會是大勢所趨,或是主動或是被動都要舉行。

演唱會是人氣組合盈利的主要形式,不能舉辦演唱會,如果只靠代言廣告這些,盈利率太低了,完全是虧本買賣。

另外的利好訊息就是線上籤售。

線上籤售大大刺激的了海外地區的專輯銷量,例如中國、東南亞等,熱火朝天的展開。

現在等的就是一些大熱組合開啟線上籤售,進一步擴大範圍,提高盈利。

霓虹的話,對此倒並不熱衷。

霓虹本土向來習慣和偶像面對面接觸,如拍手會這種形式。

即便他們追kpop組合大多也沒有買韓專的習慣,因為霓虹粉絲不缺少idol在霓虹的大規模活動,再買韓專只會是忠實粉絲才會做的事情。

只有任勞任怨的中國粉絲花大錢還不受重視,作賤自己。

總結來說,韓國刺激銷量看籤售會,霓虹刺激銷量看拍手會。

種種形勢的變化拿Twice來舉例的話,霓虹專輯銷量下滑是必然現象,沒有拍手會刺激銷量,單曲、專輯銷量估計會少三分之一,但線上籤售的釋出又會刺激海外地區的專輯銷量。

但總的來說,還是虧,特別是對於一些線下活動相當有魅力,以此吸粉的組合來說,完全不佔優,劣勢盡顯,如ITZY。

大形勢又不得不使各公司在專輯概念,視覺效果上發力,更為螢幕上展現出來的效果而努力,以此來抵消無法進行線下活動的劣勢。

所以金大仁都快忙瘋了,光是公司擴大規模,擴大業務範圍這些事情都忙的他腳不沾地,各個地方來回到處跑。

至於最開始的bubble聊天功能,上線半年多以來,發展的一帆風順,隨著時間的發酵越來越多的粉絲知道,並且逐漸相信這個軟體是真的和idol一對一交流,貨真價實。

這發展起來就是一天比一天快,註冊使用者直線上升。

出乎意料的發展速度本來在年中就可以達到扭虧為盈,今年結束就可以逐漸收回支出。

但種種業務的擴充套件又加大了投入。

業務額飛速擴大,盈利卻依舊為負,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前提投入的正常支出,不管什麼行業,最開始開闢的時候都是要砸錢開闢市場。

另一方面。

隨著韓國國內流感形勢漸漸被控制住,醫療物資供應漸漸充足,不再短缺。

程乾安一開始和金大仁合辦的廠子像瘋一般印錢的盈利也漸漸降了下來,逐漸迴歸到了正常水平。

將近半年以來近乎搶錢般的收攏了大幾千萬的資金,可以說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後半生無憂,實現了財富自由。

兩人尚沒有停止腳步,轉換思路,換了另外的道路。

房地產。

按照正常邏輯而言,隨著流感的到來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打擊。

可唯獨房地產,像是坐上了火車一般,房價不停升高。

來自母國的現實經驗告訴程乾安,這個行業很恐怖,繁花似錦下是隱藏的危機。

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爆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