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只要你拳頭足夠大,以勢壓人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你覺得,王府軍那些普通官兵該死麼?”

“不是咱心慈手軟,他們,也不過混一份軍餉而已。”

司馬飛鶯沉默了。

遼軍馬踏中原。

幾百上千萬百姓死難。

京畿之地,很多耕地都拋荒了。

司馬銘還在拼命擴充王府軍。

不少地方,下田耕種的都是老弱婦孺。

楊辰說的沒錯。

就算咱們不打。

這樣下去,也早晚會出事的。

東宮有玻璃、煤炭,甚至楊辰留下的漁業買賣。

就算沒有繳獲,這些生意的暴利,也足以維持三十大軍的消耗。

只是初期的投入,要動用儲備而已。

楊辰的明軍,在江北更是能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東宮支援一兩銀子,一批戰馬。

而司馬銘就不行了。

他手下的鹽鐵獲利再豐盛,也得層層分利,最近還得交還朝廷。

如果單單靠稅賦,他的七十萬大軍能堅持多久?

別說鐵甲強弓了,他能給大軍裝備皮甲、小梢弓就不錯了。

他每年的養軍費用,就得過千萬。

可七十萬大軍就夠了麼?

步軍為主的王府軍,如何是東宮近二十萬具甲鐵騎的對手?

所以,司馬銳還得持續擴軍。

這根飲鴆止渴沒有區別。

楊辰用的陽謀。

不徵,就是要拖死你!

有沒有效果,咱們不著急。

過個兩三年,再看看唄?

反正楊辰的目標,還是騰出手來,儘可能的收復失地。

黃江以北,有的是地盤,從遼人手裡搶好了。

不比跟司馬銳在小破碗裡爭食,搶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