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技術為王(第1/3頁)
章節報錯
接收大晉疆域,派遣基層官吏,規劃各項建設事宜。
楊辰在封丘一直呆到了年底。
因為有了硫化橡膠,楊辰這些年培養的技術人才也越來越得力。
當然,很多專案都少不得他的點撥。
熱電廠有了,燈泡也發明了。
第一批建設的就有邯鄲,大名、幽州、太原,封丘、飛燕城,徐州和建康、成都,番禺。
楊辰手頭有八十萬建設大軍,想幹什麼都速度飛快。
當他離開封丘的時候,這座兩朝古都成了真正的不夜城。
老百姓用上電燈還不多,安裝需要過程。
但主要大街上的路燈都通了,宵禁也取消了。
老百姓歡呼雀躍,感覺改朝換代也沒啥大不了的。
至少,大明帝國帶來的改變,堪稱日新月異。
城裡的馬路拓寬了,下水道翻修了,路燈有了。
外面去哪兒都是筆直的水泥大道。
即便你想去飛燕城或者京南五縣,也不再有人阻攔。
全國都統一了,那還有啥國中之國?
大晉的很多苛捐雜稅取消了。
老百姓不需要賣了糧食用銀錢繳稅,讓糧商和官府白賺。
新的大明官府抓得很嚴。
沒有徭役,按照田畝結算,三十稅一。
士紳免稅的特權也沒了,有多少田交多少稅。
更讓普通百姓拍手稱快的是。
整個大明朝都得交商稅了。
年營業額超過三十兩,你就得交一兩,誰也逃不掉。
金銀珠寶等奢侈品,還得十五稅一。
以往你有冤屈,只能去一個衙門申訴,比如縣衙什麼的。
小老百姓總難逃過官官相護。
可現在不行了。
每個縣還有督查科衙門,縣令都管不著。
據說,暗地裡還有情報部對內調查局監視呢!
你要是真受了委屈,只管滿大街吆喝去。
保管有人暗中幫你伸冤。
拿攝政王楊辰的話說。
這天下,再大的官,能大得過他和司馬飛燕?
因為,督察部、情報部都是對他二位負責的。
朝廷的軍政部、民政部都得接收監察。
誰敢胡來,魚肉百姓,兩位攝政王的刀可鋒利著呢!
沒看到那些士紳都不敢蹦躂麼?
據說,大明帝國三百萬大軍都是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