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中富、唐聞天不是太能明白楊辰的做法。

按理說,大晉沒了,前朝的紫禁城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你皇家的產業。

怎們折騰,咱們這些做臣子的管不著。

但是,你也不能搞成什麼博物館,公園,隨便老百姓進出啊!

皇家的體面,還要不要了?

再說了。

這紫禁城原本還是你老楊家建立起來的呢!..

二百多年裡,大周可沒少往裡面扔銀子。

不過,兩人都知道,楊辰這些年乾的事情,有幾件循規滔距的?

就是因為這人一貫不走尋常路,才一手締造了堪比當年大齊朝的強大帝國。

據說,過不幾年,大理還得把祖地歸還,變成大明的雲貴路。

如此盛世,即便苟延殘踹。

韓中富寧願被人罵作四朝元老,他也得瞪大眼睛看下去。

看看這個大明朝,將來還會變成怎樣一個龐然大物?

當然,明廷的軍工積分可兌換修煉資源,也是韓中富、唐聞天,馮治世等人心嚮往之的緣故。

「明王,三五年後,咱

們這八十萬大晉官兵,還有沒有從軍的希望?」

楊辰呵呵一笑。

「到時候,只怕你們都不願意從軍了。」

啥?

唐聞天和韓中富面面相覷,難以理解。

不從軍,那些大工程總有幹完的一天,難道就此退役?

很多人不願意放棄這份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吧?

楊辰遞過去一張報紙。

「看看,這圖畫,這條新聞。」

「十天前,我邯鄲到鳳凰山的三十公里試執行鐵路,已經圓滿通車。」

「簡單的說吧!」

「這玩意的車頭足足擁有三千馬力,牽引三四十個車廂,拉著一千多噸的貨物,或者幾千人,能跑出每小時八十公里的速度來。」

韓中富接過那份報紙一目十行的看起來,大驚失色。

「老天爺,這……這得浪費多少鋼鐵?」

「王爺,就三十公里的鐵路,加兩掛火車,就耗銀五十萬兩?」

「這誰修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