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如何是好(第2/3頁)
章節報錯
寧***頭,不做鳳尾。
人家憑什麼低三下四跟著你漢族混呢
殺光上幾百萬人,就連楊辰也無法下達這個命令。
那就讓情報司先一步宣揚。
明軍不怕背上惡名,就說河套的百萬牧民都被殺光了。
漢人一旦進入天山南北,必然趕盡殺絕,雞犬不留。
要跑就趁早。
西域地區幾乎家家都有馬匹,最差的也有頭毛驢。
他們還不像漢人那般戀家,喜歡置辦東西。
這些人一輩子幾乎要搬好幾次家,說走就走很是爽利。
攻取武威之後,南進支隊幾乎是趕著西域人屁股走的。
即便幾年十幾年內,讓這些新得之地荒蕪一半。
楊辰都在所不惜。
先把地盤佔了,人口慢慢遷移嘛!
以陝西路為例,黃土高原上那些百姓守著幾分薄田幹什麼?
祖祖輩輩開發過度,草皮都啃光了。
去河套,去西邊,一家分幾十畝地,百畝草場耕田放牧不好了
?
房子都是現成的。
讓黃土高原休養生息幾十年,沒有水土流失。
後世可能就沒有黃江了,乾脆改名清江好了。
這種造福後人的好事,楊辰很樂意幹。
攻佔伊犁、喀什後,南進支隊暫時停下腳步,開始加強北面防線。
等待聯軍的反擊,以及總部的下一步命令。
實際上,被周強,馬毅剛,王子韜幹掉的聯軍部隊已經超過五十萬人了。
也就是說,雙方兵力可能已經持平。
而明軍戰損卻很少,還能及時得到補充。
明廷人口過了五千萬,十八到四十歲的壯丁就有700萬左右。
這個時代,十三歲的半大娃娃都算成年人了。
實際可以徵召的兵源,遠遠超過一千萬。
但明軍總數才三百零六萬,還沒達到三丁抽一的標準呢。
也就是說,明廷的戰爭潛力依然巨大。
遠沒到全民動員的地步。
預備役充足無比。
著急的卻是聯軍。
即便馬毅剛和周強的南進支隊還在修整。
但依然如一把鋒銳無比的巨劍高懸在河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