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2/3頁)
章節報錯
等到敦煌被拿下,河西走廊已經到手了。
正當嶽正風的第十軍要開赴河套的時候。
王子韜、折可述宣佈陝西路易幟,四百萬軍民歸順明廷。
三十五萬西軍等著明軍前去整編。
這下好了。
楊辰直接批示,全體西軍整編為第十一集團軍,兵額二十三萬。
多出的十二萬人奔赴河北,河東,跟曾蕊的內衛軍合編為內衛集團軍。
嶽正風駐紮河東的集團軍直屬師以及新十軍帶著大批裝備開赴陝西路。
第十,第十一集團軍在短短二十天裡完成整編。
嶽正風部繼續西進,接下了河套,河西走廊的防務。
新加入的西軍官兵,慢慢訓練就行。
反正是駐守地方,有的是時間。
西北冷娃原本都是老兵,只要裝備到位,步操訓練合格,很快就能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王子韜的第十一軍出了銀州,頂到陰山山脈和瀚海一帶佈防。
大晉朝上下,如遭地震。
好好的一個路,就這麼轉投明軍了?
要說大晉的所有軍隊中,論戰鬥力,西軍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
可王子韜,折可述卻另攀高枝了。
這也怪不得人家。
兩位大將軍打跑了西域部族軍,又面臨著回鶻人的威脅。
朝廷別說兵馬、武器支援了,就連正常的糧餉都再三克扣。
陝西路原本就比較窮,怎麼長期養得起三十五萬大軍?
看看人家明軍一出手,一個月時間就拓土三千里。
等於救了幾百萬陝西軍民啊!
外敵盡去,難道要馬放南山?
三十五萬西軍可都是折可述、王子韜一個銅板、一兩銀子般千辛萬苦攢起來的。
全是百戰精銳,他倆怎麼捨得裁撤?
既然大晉朝不珍惜保家衛國的將士,那咱們就另投明主。
還能為明廷的西北大戰貢獻一分力量。
開疆拓土,才是軍人的最大榮耀!
司馬銳氣得暴跳如雷,他不敢得罪江北的明軍。
但你陝西路才剛剛投靠,朕要製造些摩擦還不容易?
可他萬萬想不到。
明軍不缺裝備,整編速度實在太快。
六月底,大晉禁軍黃峰部夜襲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