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歷五年初,天津造船場三艘冒著滾滾黑煙,卻鼓滿風帆的奇怪大船出航了。

這是加裝了兩臺蒸汽機的全鋼鐵製武裝運輸船,總功率三千馬力,最高時速14節。

楊辰厚著臉皮稱之為巡洋艦。

反正,這已經算跨時代產物了。

海軍派出了一千五百官兵繞過倭國,沿著太平洋北部直達美洲。

目標是尋找南美的橡膠和特殊作物。

經過反覆實驗,後裝線膛炮,銅殼炮彈開始列裝部隊。

只有四種。

分別是營級的60迫擊炮,射程1800米。

團級的82迫擊炮,射程2800米。

師級的75山炮,射程6800米。

上述三種現代火炮總重不超過兩百公斤,拆分後可以用馬匹馱著到處跑,機動性極強。

最後一種是軍級的壓制性火炮,口徑105毫米,射程10500米。

牽引重量只有兩噸。

不過硫化樹脂畢竟有限,實心輪胎製作不容易。

每個軍也只裝備了十二門105毫米野戰炮,用兩匹強健的挽馬拉著就能走。

當然,師一級還保留了射程五千米的一百毫米重迫擊炮。

重量輕,使用黑火藥開花彈效果也不錯。

各部隊捨不得放棄。

每艘巡洋艦上裝備四門105艦炮,前二後二。

兩側船舷依然保留了六門130毫米黑火藥副炮。

射程近一點不打緊,主要就是圖個便宜。

對付大晉的木頭帆船,射程十里的副炮已經綽綽有餘了。

副炮口徑比主炮還大,也只有楊辰搞得出來。

杭愛山脈一線,對峙的是雙方的主力部隊。

回鶻人不這般佈置都不行。

回鶻首都牙帳城,又叫買賣城,就位於鄂爾渾河畔。

距離明軍防線只有四百公里。

而回鶻最大的城池富貴城,位於色楞格流域,距離貝爾加湖不遠。

同樣直面明軍的兵鋒。

楊辰趕到杭愛山脈東北的燕然城時,雙方的哨騎衝突已經很熱鬧了。

一幫久違的大將紛紛趕到府衙大堂。

“敬禮!”

軍部部長秦武一聲大喝。

“刷!”

手臂如林。

莊嚴、肅穆!

楊辰回禮道。

“諸位辛苦了!”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