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炮斃(第1/4頁)
章節報錯
目前,崔各莊的兵工坊遷到邯鄲,改稱第一兵工廠。
產能還沒恢復。
鳳凰軍城的第二兵工廠原本規模就小一些。
擴建還在繼續。
指望給全軍換裝,根本不可能。
好在,以往的百鍊精鋼,八十鍊鐵都有些儲備。
緊趕慢趕之下。
兩路北伐大軍,總算各自湊夠了一個軍的火炮。
周強的說法有些誇張了。
擺在這裡的60迫擊炮不到四百門。
已經是把團直屬的配備削減到六門的結果。
100毫米重迫擊炮,原計劃每個師裝備36門。
如今到位的也不過108門。
130毫米重炮更少,只有36門。
就算兩個兵工廠還能生產,楊辰也緊急叫停了。
大戰在即,火炮有就行。
炮彈才是消耗品,決不能斷了供應。
你光有大炮,沒有炮彈,跟燒火棍有啥區別?
架在大同城外的大小火炮,已經超過五百門了。
在這個時代,堪稱恐怖至極的遠端投射。
一旦打掉了城裡的遼軍古董炮,各軍的大批弩炮拉近了打,一樣犀利非常。
大同城被歷代稱之為北方鎖鑰,地位猶在雁門關之上。
外長城連線東西主城門。
北面是蜿蜒的黑河以及廣袤豐美的草原。
明軍確實攻佔了幾乎全部的應州外長城。
但是,卻在距離大同東西主門一里外被擋住了。
遼軍在長城主道上堆積沙袋,兩邊都架設了二三十門古董炮。
射程雖說只有四百步,六百來米。
卻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樣子。
很簡單,長城馬道寬度有限,無遮無擋的。
鐵彈子擦著地面飛過去,血肉之軀如何抵擋?
明軍從來不講硬攻死打。
推著覆土盾車什麼,至少到目前為止,各軍還沒用過這般落伍的攻城方式。
就算各部隊的新式弩炮發射開花彈,也能打四百步。
江河也不願意付出不必要的死傷。
因此,長城上,東西兩面各自派了一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