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不正常麼?”
“資訊不通暢,老百姓都是盲目的。比如,山東登州有人造謠,說城裡的大晉銀莊要倒閉了。”
“存錢的百姓們還不得瘋了?一旦踏破門檻,要兌走現銀咋辦?”
“你從附近州府縣調集銀子,怎麼來得及?”
“畢竟,咱們要分散風險,府城銀庫的儲備是定量的。”
司馬銳摩挲著頜下鬍鬚點頭道。
“本王聽明白了。”
“一個地方,同時開辦了兩家銀莊,私底下肯定少不得競爭。”
“但大方向上,卻能互相配合。”
“而且,還不得不聯手應對危局對吧?”
司馬飛燕輕笑道。
“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開辦銀莊,賺錢次要的。”
“主要還是方便國家貨幣的流通,讓一文錢能撬開三五倍的市場。”
“改變以往大家挖地窖藏銀子的陋習,多不安全?”
“老百姓購買力強了,商旅多了,各地的物資就越富裕,商稅不也更多麼?”
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
比如那些大家族,幾十上百萬兩銀子藏在地窖中。
鑄成幾千斤的銀冬瓜,看似安全,其實不然。
你阻擋得了遼韃子和賊寇呢?
一旦被搶,就啥也沒有了。
可存在銀莊就不一樣。
只要大晉還在,或者司馬飛燕的領地沒丟光。
儲戶的存銀就丟不了。
存個幾年的死期,3%的年利率已經不少了。
司馬銳和韓中富也看到了銀莊收納大筆現銀的妙用。
但是,他們會不會用好這些錢,就兩說了。
比如,飛燕城的各大工坊都回轉移到太原,大名和邯鄲去。
特別是邯鄲,那是將來的大明都城所在,如今已經大興土木了。
楊辰籌建的不再是鍊鐵坊。
而是武安第一鋼鐵廠,邯鄲第二鋼鐵廠,太原第三鋼鐵廠。
更好更先進的合金鋼都在實驗中。
靈力通透性,肯定比不上百鍊精鋼。
但柔韌性,或者強度多半還會遠遠超出。
沒辦法,火器時代來臨了。
楊辰急需更便宜,更耐操的炮鋼,甚至未來的槍管鋼。
至於兵器製造,只會在鳳凰軍城和邯鄲設立兩處兵工廠。
水泥,玻璃、紡織、製鹽、普通鐵器製造什麼的,就徹底交給民政部管理。
需要建設多少工廠,根據實際需要規劃好了。
飛燕城,只會保留一批民用工廠,銷售目標為黃江之南的大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