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風雲河北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月一日。
第九軍程義雲部和嶽正風換防。
第二十師羅成部本就在丹水寨駐紮。
十九師鄒武部調回鄭州。
嶽正風帶著第十師、第三十師星夜渡江,和羅成部就地混編。
同一天。
邱若楓第七軍、邱若素第五軍共十二萬騎兵部隊突襲懷州,一股而下。
第一軍秦武部八萬人出武安,五日內盡取邯鄲,邢州、安陽三府十六縣。
第八軍韓忠部八萬人出井陘,突襲真定,兵鋒直指北方大城澶州。
第三軍馮遠山部悍然出關,夜襲朔州,達魯黑石大敗,倉皇北逃。
第六軍周強部,第二軍江河部合兵十二萬出內長城,一路北伐,直逼遼國西京大同府。
此次大戰,分成兩個戰區。
河北路主攻。
匯聚了第一、第五、第七、第八、第十共五個軍三十八萬人,以具甲鐵騎為主。
出關作戰的第二、三、六三個軍十八萬人,全是清一色的具甲鐵騎,幾乎把能騎馬的兵都帶上了。
原則上,他們屬於佯攻。
如果一切順利,能把河東路對應的朔、寰、雲、蔚四州全拿下來更好。
北四州如果光復,面對遼軍增援,極易防守。
西、北都是外長城,東面有御河、桑乾河一段。
人造,天然兩大防禦圈,只要稍稍修復、佈置即可用。
當然,遼國不可能放棄西京大同,更捨不得西南四州。
這些地方,耶律阿保剛從皇弟耶律阿徹手裡奪過來。
一旦丟失,大遼的白肚皮暴露無遺。
每年南下過冬的牧民怎麼辦?
以明軍鐵騎兇悍的攻擊性,幽州其他地方呢?
一旦他們佔領了外長城西段,隨時可以出擊草原,再現當年大齊朝縱橫大漠無敵手的雄風。
河北路就算保不住,那也是新得的中原領土。
丟了就丟了,以後再搶便是。
可幽雲十六州落入大遼手中十二年之久,早就民心歸附,怎能再次分割出去?
遼國朝廷絕不會眼睜睜看著明軍攻略西京大同府的。
再說南邊。
三月三日,開德一府五縣光復。
三月八日,第九軍第二十九步兵師渡江北上,接防丹水寨。
混編整頓完畢的第十軍在嶽正風的率領下,正式加入南部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