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鏡子一般明晃晃反射著月光。

寬闊的山坡,光溜溜的,石頭樹樁子都看不到了。

為何說樹樁子?

因為長城內外三百步,是不允許樹木存在的。

明軍到來後,連荒草都割光了。

軍事術語的說法,叫清理射界。

敵人進入這片區域,光禿禿的無遮無擋。

稍微大一點的石頭,都早被人鑿開用到城防上了。

同時,你得防著敵人放火燒山。

城牆的最低高度都有三丈,山火肯定燒不著人。

但煙霧能燻著,影響作戰。

你在幾百步外點火,問題就不大了。

山風呼嘯,足以把煙霧吹散。

遼軍金帳。

幾十位萬戶將軍和重臣擠得滿滿當當。

遼皇指著高懸的地圖道。

“根據有限情報。”

“楊辰佈置在武州的人馬,總數二十萬。”

“不過諸位放心,他們的新兵就佔了一半,戰力下降不少。”

“長城一線,駐防十萬兵力,多以步卒為主。”

“戰線太長,重武器不多。”

“我部將以二十五萬漢兒軍攻之。”

“另外,皇弟,你的二十萬西京騎兵作為第二梯隊。”

“一旦漢兒軍開啟缺口,即便騎兵上不去。”

“下馬步戰,你部也得給朕撕開足夠的口子。”

“全力滅掉長城一線的十萬駐軍。”

這計劃沒什麼花俏。

四十五萬大軍一鼓作氣,強行突破三百里內長城。

當然,也分主攻和佯攻。

不是每一處關城都得拼命去打正面。

比如神池、寧武關和偏關。

南蠻子都把城牆修補、增高到四丈以上了。

更不缺乏守城重武器。